刺骨的寒意顺着破旧茅草屋的缝隙钻进来,如同无数根细针,扎在皮肤上,带来一阵密集的冷痛。李栋猛地睁开眼睛,瞳孔在瞬间收缩,眼底还残留着现代办公室白炽灯的虚影,耳边却没有了熟悉的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只有屋外呼啸而过的寒风,裹挟着枯枝断裂的脆响,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
他下意识地抬手揉了揉眉心,指尖触到的却不是成年人饱满的额头,而是一片干涩粗糙的皮肤,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单薄,却又布满了长期劳作留下的细小划痕和茧子。这不是他的手。
李栋的心脏骤然一紧,一股强烈的违和感瞬间席卷全身。他挣扎着想要坐起身,却发现这具身体异常瘦弱,四肢酸软无力,稍一用力便牵扯得胸口发闷,脑袋更是胀痛欲裂,无数陌生的记忆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争先恐后地涌入脑海——
这是一个叫“李狗蛋”的少年,十四岁,无父无母,是越国边陲“石洼村”的孤儿。记忆里没有温暖的家庭,没有同龄人的嬉闹,只有日复一日的饥饿、寒冷和孤独。昨天午后,少年为了捡够过冬的柴火,冒险爬上村后那片陡峭的土坡,脚下一滑,重重摔在乱石堆上,再醒来时,身体里的灵魂已经换成了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李栋。
“穿越了……”李栋低声呢喃,声音沙哑干涩,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却又透着一股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沉郁。
他不是十四岁的少年。在另一个世界,他叫李栋,三十岁,白手起家创办了一家小型科技公司,熬过了最艰难的初创期,刚刚步入正轨,资产过千万,是别人眼中年轻有为的企业家。可光鲜的背后,是常年累月的熬夜加班,是商场上的尔虞我诈,是逢场作戏的虚伪应酬。他没有亲人,父母在他少年时意外离世,多年来孑然一身,身边没有可以托付真心的人,公司是他的全部,也是他唯一的精神寄托。
弥留之际,他正在办公室修改一份至关重要的项目方案,心脏突然传来一阵剧痛,眼前一黑,再醒来,便已是这副光景。
李栋缓缓抬起手,借着从茅草缝隙中透进来的微弱天光,仔细打量着这具身体。手腕细得仿佛一折就断,手臂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冻疮和划痕,手背上的指关节突出,指甲缝里嵌着洗不掉的泥垢。他低头看向自己的身体,身上盖着的“被子”是用粗糙麻布缝补而成的,打满了补丁,散发着淡淡的霉味和汗味,身下的床是铺了几层干草的木板,硬得硌人,却已经是这具身体能拥有的最好“待遇”。
他挪动身体,靠在冰冷的土墙上,目光扫过这间家徒四壁的茅草屋。墙壁是用黄泥混合着稻草糊成的,多处已经开裂,露出里面的碎石和枯草;屋顶的茅草稀疏不堪,能清晰地看到灰蒙蒙的天空;墙角堆着半捆湿漉漉的干柴,灶台上摆着一个豁口的陶碗,碗里还残留着一点点发黑的粗粮粉末,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这就是他现在的“家”,一个贫瘠、破败,随时可能被寒风吞噬的角落。
李栋闭上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三十岁的人生阅历让他早已不是会被突发状况击垮的毛头小子,商场上的风浪教会了他第一时间分析处境、寻找破局之道。恐慌、抱怨、迷茫都毫无意义,现在最重要的是——活下去。
他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涌入肺腑,让他打了个寒颤,却也让混沌的大脑清醒了几分。他开始梳理脑海中属于“李狗蛋”的记忆,同时结合自己作为《凡人修仙传》老读者的认知,快速构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石洼村,坐落在青莽山脉的边缘地带,这里是越国的最南端,也是修仙界和凡人间的缓冲区域。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村民们世代以耕种和上山砍柴、采药为生,日子过得异常艰难。记忆里,村里的老人偶尔会提起“仙师”的传说,说山外有能飞天遁地、呼风唤雨、长生不老的修士,他们驾着飞剑,出入青莽山脉深处,猎杀妖兽,寻找灵草,是凡人只能仰望的存在。
而青莽山脉,不仅有珍稀的灵草和妖兽,更有无数致命的危险——凶猛的野兽、迷路的妖兽、甚至是路过的低阶修士,都可能轻易夺走一个凡人的性命。石洼村的村民们对山脉既依赖又敬畏,没人敢深入其中,只能在边缘地带活动。
“修仙界……凡人修仙传的体系……”李栋的眼神亮了起来。作为这部小说的忠实读者,他对这个世界的规则再清楚不过: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凡人如蝼蚁,命如草芥,只有踏入修仙之路,拥有强大的实力,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甚至长生不老。
对于前世孑然一身、在商场上孤独打拼的李栋来说,长生不老或许不是最迫切的追求,但“掌握自己的命运”这六个字,却深深触动了他。前世的他,看似风光,却始终被现实裹挟,为了公司的生存不得不步步为营,从未真正为自己活过。而现在,他来到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一个实力至上的世界,这或许是他摆脱宿命、真正掌控人生的唯一机会。
“首先,确认自己有没有灵根。”李栋的思路清晰起来,“其次,找到修炼的功法。最后,积累资源,稳步提升实力。”
这三步,每一步都难如登天。灵根是修仙的基础,绝大多数凡人都没有灵根,终生无法踏上仙途;而功法更是稀缺资源,低阶功法只有修仙宗门或散修才可能拥有,一个边陲小村的孤儿,想要接触到功法,无异于痴人说梦;至于资源,灵石、灵草、法器,每一样都需要用命去换。
但李栋没有退缩。前世的他,从一无所有到创办公司,靠的就是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和精准的规划能力。他相信,即使在这个残酷的修仙界,他三十岁的人生阅历、商业思维、风险管控能力,也会成为他独有的优势。
他再次打量这具身体。虽然瘦弱,但骨骼还算匀称,眼神里没有了原主的怯懦和麻木,取而代之的是成年人的沉稳、锐利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野心。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四肢,虽然还有些酸软,但比刚醒来时好了许多。他走到屋门口,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门外,一片萧瑟的景象映入眼帘。
此时正值深秋,天地间被一层浓重的寒雾笼罩,远处的青莽山脉隐在雾中,只露出模糊的轮廓,如同蛰伏的巨兽,透着一股压抑的威严。近处的村庄里,几十户茅草土坯房散落分布,屋顶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霜,烟囱里冒出的炊烟在雾中弥漫开来,带着淡淡的草木灰味。地面上的野草早已枯黄,被寒霜打蔫,贴在冰冷的泥土上,偶尔能看到几只灰褐色的麻雀,在地上啄食着残留的草籽,见有人出来,立刻惊慌地飞走。
寒风呼啸着掠过村庄,卷起地上的枯叶和尘土,打在脸上生疼。李栋裹紧了身上的麻布短褂,这衣服根本抵挡不住深秋的寒意,冷风顺着衣缝钻进怀里,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他抬头看向天空,灰蒙蒙的云层厚重压抑,看不到一丝阳光,仿佛预示着这个冬天将会异常寒冷。
“必须尽快找到取暖的办法,还有食物。”李栋皱了皱眉,原主的记忆里,家里只剩下两块发硬的粗粮饼,根本撑不了几天。如果不能在冬天来临前储备足够的食物和柴火,他很可能会冻死或饿死在这个冬天。
他迈步走出家门,脚下的泥土冰冷湿滑,混杂着碎石和枯草。村里的道路是自然形成的土路,坑坑洼洼,布满了积水和泥沼。村民们大多已经起床,穿着和他类似的粗布衣裳,脸上刻满了风霜和麻木,有的在修补屋顶,有的在整理柴火,有的则背着竹筐,准备上山砍柴。
他们看到李栋,只是麻木地瞥了一眼,没有任何表情,也没有人主动搭话。在这个贫瘠的村庄里,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就像路边的野草,生死存亡都无人在意。
李栋对此并不在意。前世的商场生涯让他早已习惯了人情冷暖,相比于虚情假意的应酬,这种赤裸裸的冷漠反而让他觉得更踏实。他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只是低着头,快步走向村西头。
根据原主的记忆,村里最“有见识”的人是村西头的老篾匠陈老头。据说陈老头年轻时曾给路过的仙师当过杂役,后来不知为何回到了村里,从此性情变得孤僻,很少与人来往,靠着编织竹篮、竹筐换取一点粗粮度日。
“仙师的杂役……或许他知道一些关于修仙的事情,甚至可能见过功法或测灵石。”李栋心里盘算着。这是他目前唯一能抓住的线索,无论希望多么渺茫,他都必须试一试。

老篾匠的住处是一间相对整洁的木屋,和村里其他的茅草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木屋的墙壁是用粗壮的原木搭建的,屋顶铺着厚实的茅草,门口堆着不少整齐的竹篾,散发着淡淡的竹香。一个头发花白、脊背佝偻的老者正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编织竹篮,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青色短褂,虽然破旧,却很干净。老者的手指干枯瘦削,布满了老茧和裂纹,但动作却异常灵活,一根根竹篾在他手中翻飞,很快就勾勒出竹篮的雏形。
这就是陈老头。
李栋停下脚步,在距离木屋几步远的地方站定,仔细观察着陈老头。他的目光锐利而沉稳,带着成年人特有的审视。他注意到,陈老头的坐姿很端正,即使脊背佝偻,也透着一股莫名的规整;他的手指虽然干枯,但指甲修剪得很干净,没有一般村民的泥垢;他编织竹篮的动作有条不紊,每一个步骤都精准无比,带着一种近乎刻板的严谨。
这些细节都让李栋觉得,这个陈老头绝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老篾匠。他的身上,有太多与这个村庄格格不入的地方。
“陈爷爷。”李栋斟酌了一下语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恭敬而不卑微。他知道,面对这种性情孤僻的老人,过于热情或卑微都会引起反感。
陈老头抬起头,浑浊的眼睛打量了他片刻。那眼神看似浑浊,却在不经意间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仿佛能看穿人心。他的声音沙哑干涩,如同两块石头在摩擦:“狗蛋?你没死?”
“捡回一条命。”李栋挤出一个干涩的笑容,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疲惫和庆幸,“昨天摔下山坡,以为活不成了,没想到醒过来还能动弹。”
陈老头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确认他说的是真是假。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低下头,继续编织竹篮,声音平淡地说:“命大。不过在这石洼村,命大也不一定能活过冬天。”
“我知道。”李栋点了点头,语气诚恳,“所以我想来问问陈爷爷,您以前说的仙师,到底是什么样的?还有,您说的灵根,到底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
他没有绕弯子,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他知道,面对陈老头这样的人,拐弯抹角只会浪费时间,不如开门见山,反而更能引起对方的注意。
果然,陈老头编织竹篮的动作顿了一下,他再次抬起头,眼神变得有些复杂,带着一丝审视,一丝警惕,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怀念。“小孩子家家,问这些做什么?仙师的世界,不是我们这些凡人能碰的。”
“我不想死。”李栋的眼神坚定,没有丝毫犹豫,“留在村里,我迟早会饿死、冻死。与其这样,不如拼一把,万一我有灵根,能踏上仙途呢?”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那是经历过生死、看透了现实的成年人,在绝境中发出的呐喊,没有少年人的冲动,只有冷静的决绝。
陈老头盯着他看了许久,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似乎没想到这个一直怯懦寡言的孤儿,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他的目光在李栋的脸上停留,注意到这少年的眼神变了,不再是以前的麻木和怯懦,而是充满了坚定和锐利,这种眼神,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身上。
“你知道仙途有多难吗?”陈老头的声音低沉了几分,“有灵根的人万中无一,就算有了灵根,没有功法,没有资源,也只能停留在炼气初期,最终还是难逃一死。而且修仙界比凡间更残酷,弱肉强食,稍有不慎,就会身首异处,连转世的机会都没有。”
“我知道。”李栋点了点头,“但凡间的日子,也同样朝不保夕。至少修仙,能给我一个活下去的希望,一个掌控自己命运的机会。”
他的话,戳中了陈老头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陈老头的眼神黯淡了下来,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希望……有时候,希望比绝望更折磨人。”
他低下头,继续编织竹篮,手指的动作却慢了许多,显然是想起了什么往事。“灵根这东西,得用测灵石才能测出来,那玩意儿只有仙门才有,咱们这种边陲小村,这辈子都不可能见到。至于修炼功法……我当年只是个杂役,负责给仙师打扫洞府、劈柴挑水,连功法的边都摸不到,什么都不懂。”
说完,他不再说话,只是专注地编织着竹篮,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孤僻寡言的老篾匠身份,明显是下了逐客令。
李栋没有再追问。他看得出来,陈老头没有完全说实话,他一定知道些什么,只是不愿意透露。但他也明白,想要让一个警惕性极高的孤僻老人敞开心扉,不是一次谈话就能做到的。
“多谢陈爷爷告知。”李栋恭敬地行了一礼,没有丝毫不满或失望,“我不打扰您了,您保重身体。”
说完,他转身准备离开。就在这时,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陈老头身后的木屋,透过虚掩的门缝,他看到木屋的墙角放着一个破旧的木箱。木箱的表面已经发黑,布满了划痕和灰尘,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但做工却很精致,不是村里常见的粗糙木箱。
而在木箱的缝隙里,露出了一角泛黄的纸页。那纸页的材质很特殊,不是村里常见的粗糙草纸,而是带着一种特殊的韧性,表面似乎还泛着一层淡淡的光泽。更重要的是,李栋隐约看到纸页上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像字,又不像字,反而和《凡人修仙传》里描写的功法符文有几分相似。
李栋的心脏猛地一跳,一股强烈的预感涌上心头——那木箱里的东西,绝对不简单,很可能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修仙功法!
他强压下心头的激动,脸上没有露出丝毫异样,依旧保持着平静的神色,缓缓转身,迈步离开了。他知道,现在不是打草惊蛇的时候,陈老头对木箱极为珍视,肯定会严加看管,贸然询问或试图抢夺,只会适得其反。
回到自己的茅草屋,李栋关上房门,靠在冰冷的土墙上,心脏依旧在狂跳。他闭上眼睛,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刚才看到的那一角纸页,试图回忆起更多细节。
“功法……一定是功法!”李栋的眼神越来越亮,“陈老头年轻时给仙师当过杂役,说不定是偷偷藏了一本残缺的功法,或者是仙师丢弃的功法残卷。那个木箱,就是用来装功法的!”
他的商业头脑在这一刻开始运转,快速分析着现状:陈老头性情孤僻,警惕性极高,直接索要或偷窃肯定行不通;硬抢更是找死,他现在这具身体手无缚鸡之力,根本不是陈老头的对手;唯一的办法,就是慢慢取得陈老头的信任,让他主动交出功法,或者在他死后继承这份遗产。
“信任……”李栋皱了皱眉,“一个孤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怎么才能取得他的信任?”
他想到了陈老头编织的竹篮。村里的村民虽然对陈老头敬而远之,但需要竹篮、竹筐的时候,还是会找他换取。或许,他可以从这里入手,帮陈老头做些杂活,换取接近他的机会。
除此之外,他还需要尽快改善自己的处境。只有活下去,才有机会拿到功法,才有机会踏上仙途。
接下来的几天,李栋开始了他的“生存计划”。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顶着刺骨的寒风和浓重的雾气,上山捡柴。他没有像原主那样漫无目的地乱捡,而是运用成年人的逻辑和规划能力,先观察地形,选择柴火密集、地势相对平坦安全的区域,然后分区域、分批次地捡拾,避免重复劳动,提高效率。
他还利用自己的观察力,在山林边缘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和野果。原主的记忆里只知道几种常见的野菜,但李栋凭借着前世看过的科普书籍和纪录片,认出了更多可食用的植物,甚至找到了几株可以入药的草药。他知道,这些草药在村里可能不值钱,但如果遇到路过的修士,或许能换点灵石或食物。
每天捡完柴,他都会把大部分柴火拿到村里的杂货铺,换取粗粮和少量盐巴,然后留下一小部分自己用。剩下的时间,他会去陈老头的木屋附近“晃悠”,帮陈老头劈柴、挑水、整理竹篾。
陈老头一开始并不领情,总是冷冰冰地赶他走,但李栋并不气馁,依旧每天准时出现,默默地做着杂活,不求回报,也不多说话。他知道,面对这样的老人,持之以恒的付出比花言巧语更有用。
渐渐地,陈老头不再赶他走了。虽然依旧话少,但偶尔会递给李栋一个刚蒸好的粗粮馒头,或者在他劈柴时,指点他几句省力的技巧。
李栋也很有分寸,从不主动提起功法和修仙的事情,只是在帮陈老头做事的时候,偶尔会问一些关于山外世界的问题,陈老头心情好的时候,也会回答他几句,语气依旧平淡,但眼神里的警惕却渐渐少了几分。
这几天,天气越来越冷了。浓重的寒雾几乎笼罩了整个村庄,天空时不时会飘起细小的雪粒,打在脸上冰冷刺骨。村里已经有几户人家开始紧闭房门,靠着储存的粮食和柴火过冬了。
李栋的茅草屋四处漏风,晚上睡觉格外寒冷。他把捡来的干草铺得更厚了一些,又在墙角堆了更多的干柴,每天晚上烧起一堆小火,勉强抵御严寒。他还把找到的草药晾干,分成几小包,藏在床底下,以备不时之需。
他的过人之处,在这几天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是规划能力。他每天都会制定详细的计划,几点起床,几点上山,几点捡柴,几点帮陈老头干活,几点研读从陈老头那里借来的几本破旧的识字书(他知道,修仙功法大多是篆字,不识字根本无法修炼),每一项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最大化地利用时间。
其次是观察力和学习能力。他能从陈老头的细微动作和眼神中判断出对方的情绪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他能快速学会陈老头教的劈柴技巧,甚至能模仿着编织简单的竹筐;他能在复杂的山林中分辨出可食用的植物和草药,避开危险的区域。
最重要的是耐心和隐忍。面对陈老头的冷漠,他不骄不躁;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不抱怨不放弃;面对未知的危险,他沉着冷静。这种超越年龄的心智,让他在绝境中找到了生存的希望。
第五天傍晚,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冰冷的雨水夹杂着雪粒,打在身上透心凉。李栋像往常一样,做完杂活准备回家,路过陈老头的木屋时,发现木屋的门虚掩着,里面没有灯光,也没有传来编织竹篮的声音。
他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他快步走上前,轻轻推开房门。
屋里一片昏暗,只有微弱的天光从窗户缝隙中透进来。陈老头躺在地上,脸色发青,嘴唇发紫,呼吸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双手紧紧地抓着胸口的衣服,表情痛苦不堪。
“陈爷爷!”李栋连忙上前,蹲下身子,探了探陈老头的鼻息,还有气,但非常微弱。他又摸了摸陈老头的额头,一片冰凉,没有发烧。看这样子,像是突发恶疾,可能是旧伤复发,也可能是受了风寒引发的急症。
李栋的大脑快速运转起来。村里的郎中只会治些风寒小病,而且医术拙劣,面对这种急症,根本无能为力。就算去找郎中,一来一回要浪费不少时间,陈老头可能根本撑不到那个时候;二来,他也没有钱支付诊金和药费。
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想办法。
李栋想起了自己藏在床底下的草药,其中有一种叫“清风草”的草药,性温,有驱寒、活血、缓解疼痛的功效。虽然不一定能治好陈老头的病,但或许能缓解他的痛苦,让他撑得更久一些。
“陈爷爷,您撑住!”李栋低声说了一句,转身就往外跑。外面的雨夹雪越来越大,冰冷的雨水瞬间打湿了他的衣服,冻得他牙齿打颤。他不顾寒冷,一路狂奔回自己的茅草屋,从床底下翻出那包清风草,又拿起一个豁口的陶碗,快步跑回陈老头的木屋。
他找来几块干柴,在灶台上点燃,虽然烟雾呛人,但很快就升起了一丝暖意。他把清风草放进陶碗里,加入少量清水,放在火上煮。很快,碗里的水就烧开了,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草药香味。
李栋小心翼翼地把陶碗端下来,放在一边晾了一会儿,直到水温变得温热,才扶起陈老头,用勺子一点点地喂他喝下去。
陈老头的意识已经有些模糊,但求生的本能让他下意识地吞咽着草药水。一碗草药水喂完,陈老头的呼吸似乎平稳了一些,脸上的痛苦表情也缓解了几分。
李栋松了口气,坐在地上,大口地喘着气。刚才的一番奔波,让他这具瘦弱的身体有些吃不消,浑身酸痛,冷得发抖。但他没有休息,而是坐在陈老头身边,守着他,时不时地给灶膛里添几根干柴,保持屋里的温度。
半夜时分,陈老头突然睁开了眼睛,眼神虽然依旧浑浊,但比之前清醒了许多。他看着守在身边的李栋,嘴唇动了动,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你……为什么要救我?”
“您是村里唯一可能知道修仙之事的人。”李栋没有隐瞒,语气坦诚,“而且,这些天您也帮过我。”
陈老头盯着他看了许久,嘴角露出一丝微弱的笑容,带着一丝欣慰,一丝苦涩,还有一丝释然。“你这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心思重,有韧劲,像我年轻的时候……”
他咳嗽了几声,呼吸又变得急促起来。他挣扎着伸出手,抓住了李栋的手,干枯的手指冰凉,却异常有力。“村后……山壁上……有个山洞……木箱……《纳元诀》……练……活下去……”
李栋的心脏猛地一跳,《纳元诀》?这一定就是那本功法的名字!
他刚想追问更多细节,陈老头的手却无力地垂下,眼睛永远地闭上了,脸上带着一丝安详的笑容。
“陈爷爷……”李栋低声喊了一句,心里五味杂陈。他和陈老头没有深厚的感情,最初接近他只是为了功法,但这几天的相处,以及刚才的生死急救,让他对这个孤僻的老人产生了一丝敬意和不舍。
李栋没有时间沉浸在悲伤中。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个山洞,拿到《纳元诀》。陈老头既然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托付给他,他就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他站起身,在屋里找了一块干净的布,盖在陈老头的身上。然后,他走到墙角,抱起那个破旧的木箱。木箱不算太重,上面没有锁,他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放着一本泛黄的线装古籍,封面上用古朴的篆字写着三个大字——《纳元诀》。
古籍的纸张已经有些发脆,边缘磨损严重,显然已经流传了很久。除此之外,木箱里还有一块鸽子蛋大小、灰蒙蒙的石头,以及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
李栋拿起纸条,展开一看,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此乃低阶炼气功法,残缺不全,仅存引气、炼气前三层口诀。吾资质愚钝,终未入门,望后人能得机缘,踏入仙途。测灵石一块,可辨灵根,以精血滴之,若发光则有灵根,光色越亮,灵根越好。”
李栋的目光落在那块灰蒙蒙的石头上——测灵石!
他的心脏狂跳不止,几乎要跳出胸膛。他终于找到了测灵石,找到了功法!踏入仙途的大门,就在他的眼前!
他强压下心中的狂喜,小心翼翼地把《纳元诀》、测灵石和纸条放回木箱里,然后抱起木箱,走出了木屋。他没有立刻去村后的山洞,而是先回到了自己的茅草屋。
关好房门,李栋把木箱放在地上,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他必须先确认自己有没有灵根。如果没有灵根,就算有了功法,也只是一场空。
他拿起那块测灵石,石头入手冰凉,表面粗糙,没有任何特别之处,看起来就像一块普通的鹅卵石。他按照纸条上的说明,咬破自己的手指,挤出一滴鲜红的精血,滴在了测灵石上。
精血滴在石头上,没有立刻滑落,而是慢慢渗透进去。测灵石依旧是灰蒙蒙的一片,没有任何反应。
李栋的心里一沉,难道……自己真的没有灵根?
他不甘心,又挤出几滴精血,滴在测灵石上。依旧没有任何反应。
“不可能……”李栋喃喃自语,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他穿越到这个世界,忍受着寒冷和饥饿,付出了这么多努力,难道就是为了一场空?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分析原因。是测灵石年份太久,灵力耗尽了?还是自己的方法不对?或者,是自己的灵根太弱,测灵石无法检测出来?
“凡人流的设定里,有很多人都是三灵根、四灵根,灵根微弱,测灵石反应不明显。”李栋想起了《凡人修仙传》里的设定,“或许,我不是没有灵根,只是灵根太弱,需要更仔细地观察。”
他把测灵石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紧紧地盯着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测灵石的中心位置,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光芒,淡金色、淡绿色、淡棕色三种颜色交织在一起,若隐若现,几乎难以察觉。
“有反应了!”李栋心中狂喜,“三灵根!金、木、土三灵根!”
虽然只是中等偏下的灵根,远不如天灵根、双灵根那么天赋异禀,但至少,他有了修仙的资格!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李栋拿起那本《纳元诀》,小心翼翼地翻开。古籍的纸页已经泛黄发脆,上面的字迹是古朴的篆字,晦涩难懂。但李栋并不气馁,他前世创办公司时,经常需要阅读各种专业书籍和合同,练就了极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
他找来一根木炭,在地上铺了一张粗糙的草纸,把古籍上的口诀逐字逐句地抄下来,然后对照着从陈老头那里借来的识字书,一个个地辨认、解读。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反复琢磨,结合自己对修仙的理解,尝试着去领悟。
这是一个枯燥而艰难的过程。晦涩的口诀、复杂的吐纳方法、陌生的人体经脉概念,都让他感到头疼。但李栋没有放弃,他把每一个难点都记下来,反复研究,就像前世攻克技术难题一样,耐心而执着。
他还用现代的学习方法,把吐纳的节奏、呼吸的时长、灵气运行的路线,都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步骤,用木炭在地上画出来,标注上时间和要点,就像制定项目计划一样,精准而高效。
“吸气三寸,屏息六息,呼气九息,循环往复,引天地灵气入体……”李栋低声念着口诀,盘膝坐在干草上,按照古籍上的记载,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
一开始,他总是把握不好呼吸的时长,要么吸气太深,要么屏息时间不够,要么呼气太快,常常憋得满脸通红,头晕目眩。但他没有放弃,一遍又一遍地尝试,把每次的呼吸时间、身体感受都记在心里,不断优化调整。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的雨夹雪已经停了,天色渐渐亮了起来。茅草屋里的柴火已经燃尽,只剩下一堆灰烬,但李栋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寒冷。
就在他又一次调整呼吸,按照口诀吐纳的时候,突然感觉到一股极其微弱的气流,顺着鼻腔进入体内,沿着喉咙,缓缓流向丹田。那气流微弱得如同发丝,却真实存在,带着一丝清凉的感觉,流过之处,身体的疲惫和寒冷都缓解了几分。
“灵气!我引气入体了!”李栋心中狂喜,激动得浑身颤抖。
他成功了!他不仅有了灵根,还成功引气入体,正式踏入了修仙之路!
虽然只是炼气一层的门槛,虽然灵根普通,功法残缺,但李栋的眼中却充满了希望和野心。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在这条充满荆棘和杀戮的修仙路上,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他不怕。前世的他,从一无所有到创办公司,靠的就是这股不服输的韧劲和精准的规划能力。现在,他有了修仙的资格,有了功法,有了超越同龄人的心智和阅历,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在这个残酷的修仙界立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逆命之路,打破凡骨的桎梏,直上九天,破碎苍穹!
李栋缓缓睁开眼睛,眼底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的修仙之路,从这本残缺的《纳元诀》开始,正式拉开了序幕。而他那来自现代的商业思维、规划能力、风险管控意识,将成为他在这条路上最强大的武器,帮助他在弱肉强食的修仙界,一步步走向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