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下:我,韩春明,鉴宝苏萌]后续完结版_「韩春明程建军」小说免费试读

[正阳门下:我,韩春明,鉴宝苏萌]后续完结版_「韩春明程建军」小说免费试读

连载中 免费

【正阳门下,鉴宝,爽文,系统,升级,变强,倒爷】穿越到了正阳门下,成为韩春明。他深知,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机会都可能成为改变命运的契机。绑定鉴宝系统,任何物品都逃不过他的黄金眼。鉴宝,做倒爷,发家致富!引得苏萌半夜前来敲门。

时间:2025-11-07 18:10:29

章节试读

一九七七年五月,四九城。

春风里还夹着几分凉意。

正阳门下,前门大街,韩春明推着一辆二八自行车,顶着风往前走。

他怎么也没料到,自己不过是看剧时随口抱怨了一句,竟莫名其妙穿进了《正阳门下》的世界,还成了剧中那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主角韩春明。

好在韩春明向来适应力强,折腾了一阵子,总算习惯了四十多年前的生活,也接受了现在的身份。

眼下推着的这辆二八自行车,就是他最近折腾出来的成果。

可别小瞧这玩意儿——这年头,自行车可是实打实的稀罕货,地位不比后来的私家车差。

当然,韩春明这辆不是新的,顶多算个八成新。

没办法,这年代自行车不便宜,他一个刚从乡下回城的待业青年,兜里比脸还干净。

家里帮衬?想都别想。

老韩家是胡同里出了名的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韩母天天精打细算,都快成半个账房先生了。

恨不能将每个铜板都劈成十瓣儿使。

只得靠自己双手打拼。

说起韩春明这辆二八大杠,还是他从大哥韩春松那儿哄来十块钱,收了辆破车和零配件。

东拼西凑修好后,推到树荫下的修车摊,"倒腾二手货"赚了笔。

接着......

再收车、修车、卖车......

折腾了几天,倒腾了好几回......

如今韩春明不仅得了这辆八分新的二八大杠。

兜里的大团结,也从一张变成了十张!

"推着这车回去,今儿个总算能挺直腰杆了!"

眼瞅着快到胡同口,韩春明嘴角都快咧到耳根。

倒不是他眼皮子浅。

自打穿越过来,这小日子过得实在憋闷。

韩春明是七四年去房山插队的。

了解那段岁月的人都清楚。

那会儿正赶上"**"闹得最凶的时候。

早几批回城的青年,还能赶上招工分配。

可随着回城的人越来越多,工作机会就金贵了。

轮到韩春明这批人回城时,差事早就抢破了头。

穿越前,原主已经在家闲晃了个把月。

搁现在说,就像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在家躺平。

喘口气都遭人白眼!

当然。

除了能出口恶气。

最要紧的是。

有了这车和钱。

总算能改善眼下这苦日子。

穿越这些天,顿顿都是剌嗓子的窝头。

半点油星子不见,韩春明眼睛都饿得发蓝。

"这才刚起步!"

"往后......日子指定越过越红火!"

这个时代……物资短缺,条件艰苦!却也是个遍地机会的年代。

"上辈子白手起家都能赚几十亿,如今手握好牌,岂不更易成功?"

正思索间,一座斑驳的四合院映入韩春明眼帘。

这就是韩家所在。

这座三进院落里,除了韩家,还蜗居着八户人家。

总共住了五十多口人。

算是这个年代的独特风景。

正阳门下:我,韩春明,鉴宝苏萌小说完结版_韩春明程建军最新章更新

虽说拥挤了些。

可热闹!

还没进院,各家声响就已传入耳中。

几个邻居眼尖,老远就瞧见了韩春明。

目光落在他推着的二八自行车上,纷纷露出诧异神色。

不过惊讶转瞬即逝。

众人很快移开视线。

在他们看来,这车准是借来的。

这反应正合韩春明心意。

省得费口舌解释!

他朝手心哈了口热气,正要推车进院。

突然"啪"的一声,一个高个子青年风风火火冲了出来。

"春明!"

望着这张"熟悉"的面孔。

韩春明神色复杂。

要说《正阳门下》里他最反感谁。

眼前这位绝对排得上号。

作为全剧头号反派,这家伙处处使绊子,最后把自己都逼疯了。

没错,来人正是程建军。

程建军起初没留意,喊完才看见那辆自行车,脸色立刻变了。

先是吃惊,继而羡慕,很快又挤出几分轻蔑。

他指着那辆自行车:“你这车……从哪儿弄来的?”

韩春明的家底,他再清楚不过,怎么可能买得起凤凰牌的二八自行车!

这车,八成是借来的!

虽然心里这么想,程建军还是觉得不痛快。

脑子里飞快地转着念头。

"韩春明突然借车做什么?"

程建 ** 怀疑的眼神打量着韩春明。

眼下,他和韩春明还是"铁哥们"。

对韩春明的脾性,他再熟悉不过。

这家伙除了痴迷那些老古董,对其他东西向来不怎么在意。

突然借辆车回来,肯定有问题。

"等等!"

程建军猛地一惊:"该不会是为了......苏萌吧?"

想到这个可能,程建军的脸色顿时变了。

苏萌。

胡同里最漂亮的姑娘。

正阳门下的百灵鸟。

附近不少小伙子都对她有意思。

程建军也早就盯上她了。

可气的是,高傲的苏萌谁都看不上眼,偏偏和韩春明走得越来越近。

韩春明这小子,也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

下乡插队时就特别招女知青喜欢。

现在又要和他抢苏萌。

程建军表面上还把他当兄弟,暗地里却一直琢磨着怎么使绊子,把苏萌抢过来。

所以一直在暗中留意韩春明和苏萌的动向。

前几天还好好的,韩春明不知怎么突然发了两天呆。

接着又早出晚归地消失了几天。

没想到再露面时,居然破天荒地骑了辆自行车回来。

程建军猛然记起苏萌前几日提起想骑车春游的事。

"没错!一定是韩春明要带苏萌去骑车踏青!"

"难怪这小子突然借了自行车回来!"

"可恨!"

程建军越想越确信。

妒火在他胸中熊熊燃烧。

当初听说苏萌这个心愿后,他立刻盘算着找辆车约她同去。

为此他专门找父亲商量买自行车的事。

谁知父亲只肯出五十元,剩下的要他自己攒。

这实在情有可原。

虽说程父在机关工作,程家在院里也算体面。

但那时公务员薪水本就不高。

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至少要一百多元。

相当于程父好几个月的全部工资。

程父的意思是先资助部分,等程建 ** 作落实后自己慢慢攒。

可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些天程建军绞尽脑汁想借辆像样的车。

父亲那辆旧车实在拿不出手,用它载苏萌太丢面子。

谁曾想借了这么多天没着落,反倒被韩春明捷足先登。

程建军急得直跺脚。

心里像被生生剜去一块肉似的疼。

"等等!"

程建军突然灵机一动:"说不定还有机会!"

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立刻堆起笑脸热络地说:"春明,跟你商量个事儿成不?"

"嗯?"

韩春明将他的反常举止尽收眼底。

其实他本不想理会这家伙。

虽然插队时程建军干了不少缺德事,但毕竟同住一个院子。

原主又重情义,始终把他当兄弟看待。

韩春明早就不是从前那个韩春明了。

程建军眼珠子一转,他就知道这家伙又在打歪主意。

"想算计我?"

"行,今天就陪你玩玩儿!"

韩春明故作配合地问:"怎么了?"

"你这车……"程建军堆着笑脸,"借我用几天呗。"

见韩春明没吭声,他赶紧补充:"放心,不白借!你不是一直惦记我那两枚邮票吗?只要你答应借车三天,邮票就归你了!"

这就是程建军临时想出的"妙计"——借车。

你不是要用车约苏萌吗?

我抢先一步截胡不就行了!

要说韩春明会不会借……

要是平白无故地借,程建军还真没把握。

可加上那两枚邮票,情况就不一样了。

韩春明对老物件痴迷得很,这点程建军再清楚不过。

当初为了那两枚邮票,韩春明可没少缠着他。

其实那邮票对程建军来说跟废纸差不多,但就因为韩春明感兴趣,他故意留着当筹码,就等着有一天能派上用场。

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

至于韩春明会不会中招?

程建军信心十足。

"借车?"

韩春明不动声色地扫了程建军一眼。

原来打的是这个算盘。

至于邮票……

韩春明脑海中闪过一段原主的记忆。

那是他在程建军家偶然发现的两张邮票。

两张邮票一大一小,一横一竖。

图案大致相同:上方是鲜红的中国地图,中间印着“全国山河一片红”七个大字,下方则是工农兵群众高举红宝书,背景布满红色标语和飘扬的旗帜。

整张邮票以红色为主调,极具视觉冲击力。

这段记忆如电光火石般掠过韩春明的脑海。

短短几秒后,他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

“这是……”

穿越前,韩春明就热衷收藏。

虽只是业余爱好,但多年积累让他练就了不俗的眼力。

剧中的原主更是九门提督关老爷子的亲传 ** 。

如今穿越而来,韩春明不仅继承了原主的全部记忆,连鉴宝能力也完整保留。

结合后世的鉴定知识,他现在的眼力已不输专业藏家。

因此,仅凭这段记忆,韩春明立刻认出——这正是集邮界公认的稀世珍品“一片红”。

关于“一片红”,还有段传奇往事。

它分为“大一片红”和“小一片红”两种版式。

其中“小一片红”于1968年11月25日率先在四九城发行。

邮票发行不到半天,一位地图出版社的编辑发现票面中国地图轮廓存在误差,特别是中苏、中缅边境线描绘不准确,且缺失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随即通过官方渠道向邮电部反映情况。

邮电部接到报告后高度重视,紧急通知各省市邮电管理局回收"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所有退回邮票统一作销毁处理。

但因个别邮局提前出售,导致少量"小一片红"邮票流入市场。

由于存世量极少且背景特殊,这枚邮票成为收藏界追捧的珍品。

单枚拍卖价格曾逼近百万元大关。

而"大一片红"则更为罕见。

作为设计方案的第二稿(第三稿"小一片红"为最终发行版),"大一片红"本不该流通,仅因意外流出数枚。

三十余年后,某次春季拍卖会上,一枚"大一片红"以730.25万元成交,刷新国内单枚邮票拍卖纪录。

此后市场上再未出现"大一片红"的交易记录。

穿越前,韩春明认识的某位收藏家曾公开表示愿出千万高价求购,最终未能如愿。

据可靠消息,当初流出的"大一片红"仅有八枚。

历经数十年还能存世的,更是屈指可数。

此刻程建军手中竟同时持有大小"一片红"两种珍邮。

这让韩春明难以抑制内心的兴奋。

他激动的神情被程建军尽收眼底。

"果然......"

程建军暗自得意。

他故意不作声,任由韩春明的情绪持续升温。

韩春明很快回过神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