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厨房变黑心厨房 , 谁是谁非? 是著名作者佚名写的,它的内容妙不可言,文风幽默,这本书是经典短篇风格,爱心厨房变黑心厨房,谁是谁非?的主角是暂无,本书主要讲述的是:第一章我和老伴今年都72了。在肿瘤医院旁边那条潮湿阴暗的小巷里,守着这家“爱心厨房”整整二十年。每天天不亮就去菜场挑最新鲜的蔬菜,米面粮油从不含糊。却只收一块钱——就为让那些陪亲人抗癌的家属能吃上一口热乎饭。二十年来看过太多憔悴的脸在这里重新露出笑容,听过太多声带着哽咽的“谢谢”。

《爱心厨房变黑心厨房,谁是谁非?》精彩章节试读
第一章
我和老伴今年都72了。
在肿瘤医院旁边那条潮湿阴暗的小巷里,守着这家“爱心厨房”整整二十年。
每天天不亮就去菜场挑最新鲜的蔬菜,米面粮油从不含糊。
却只收一块钱——就为让那些陪亲人抗癌的家属能吃上一口热乎饭。
二十年来看过太多憔悴的脸在这里重新露出笑容,听过太多声带着哽咽的“谢谢”。
直到有位家属在网上哭诉,说我们一个紫菜蛋汤收费十块,做顿饭要五十多。
评论区铺天盖地的骂声像刀子一样扎进心里。
【黑心!】
【发病人财!】
我看着墙上贴满的感谢信,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突然模糊了。
也好,既然大家都说我们黑心,那从今天起,“爱心厨房正式改成爱心大酒店。掌勺二十年的老师傅亲自操刀,一桌菜1800,明码标价。”
这块被泪水浸透的招牌,是时候换个活法了。
截至今天为止,我和老伴已经足足三天没有迈出过家门一步了。
这几天病人家属和媒体记者把我家堵的水泄不通。
刚开始我还把大门打开,耐着心和他们解释一番。
毕竟都是之前打过照面的家属,有什么误会解开不就合家欢喜了嘛。
可是他们却好像听不懂话一样,一开门就对我破口大骂,完全听不进去我的解释。
带头的人叫做李娟。
三天前,她声泪俱下找到我,“大娘,我儿子他在隔壁住院,想吃口热乎饭,您能不能把厨房借我使使?”
甚至想跪下来请求我。
吓得我立马扶起她,“随便用,门口上都写着呢,我们这是爱心厨房,一块钱就够了。我们做点小本生意,柴米油盐的本还是要回的。”
李娟听到这话,眼眶含泪重重的点头。
本以为这就是个和往常二十年如一日的顾客们一样普通。
可我却没想到,三天后,她竟然在网上发布了一则指控我和老伴的帖子。
帖子上明明白白写着我们虚假宣传,一份紫菜蛋汤就要10块,一整套下来做顿热乎饭要50元。
我和老伴的爱心厨房,瞬间被推向风口浪尖。
可我们两个老年人,哪懂得玩什么智能手机,我们用的都是老年机。
这件事还是老伴前几天在报摊上买报纸看见的。
我们本想找到李娟把此事说清楚。
可没想到她带着一众曾经的病人家属和记者媒体堵到了我家。
外面不堪入耳的言语像一根根利刃扎进我的心里。
“黑心商家滚出来给李娟母子一个公道!”
“一大把年纪了还发病人财!贪得无厌!”
我看着满墙有些都已经发黄了的感谢信和荣誉证书,心中一阵酸楚。
我在心里暗自询问,这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是正确的吗?
当初我和老伴不顾反对,用毕生积蓄租下这个小店铺搭建爱心厨房。
这个选择,真的是正确的吗?
我看着门外那些家属。
有的甚至在我的店里做了连续为女儿一个月的饭,当初离开时,泪涕俱下的感谢我。
有的明明昨天还在对我说着,好人有好报,我和老伴一定会长命百岁,今天却在门外咒骂我们赶紧去死。
人性的恶在这一刻诠释的淋漓尽致。
到了傍晚,门外的人终于散去,我和老伴终于松了一口气。
我们常年守着爱心厨房,连一日三餐都是在那边吃的,所以家里的物资不是很充足。
趁着夜色,我和老伴悄咪咪地打开大门溜了出去。
终于走到了离家最近的一家菜市场,我们一边警惕地东张西望一边挑选蔬菜。
刚选完准备拿去结账时,却被菜摊子的老板给一把夺下。
老板狠狠地翻了个白眼,“虽然我这里是小本生意,但做人的基本道德我还是懂的!我们家的菜绝对不会卖给你们这种道德败坏的人!”
我和老伴瞬间面红耳赤,连连道歉后离开了菜摊子。
街道上十几个摊子,几乎每个老板都像第一个那样对我们。
第二章
夜色渐浓,还没有找到食物果腹的我们在冷风中颤抖着身子。
我突然想到什么,摸出了口袋里的老年机拨通电话。
“喂,金菊,你家还有大米吗?方便借我点吗?”
金菊是我最好的朋友,也就是现在年轻人俗称的闺蜜。
电话对面的金菊支支吾吾,“哎呀,我们一家都不够吃呢。好了好了,最近这段时间就先别联系了我。”
我有些着急,“金菊,难道你也不相信我吗...”
还不等我说完,对面就已经挂断了电话。
我站在马路边吹着冷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老伴苦笑着拍了拍我的手背,“没关系,这里这么大难道还不愁有口饭吃吗?”
就这样,等菜市场打烊后,老伴沿着整条街道在马路上捡着那些顾客和老板不要的烂菜叶。
看着他佝偻着弯下腰的背影,我心中苦涩无比。
可老伴却站直身来挥着手中的蔬菜对我笑了笑,“这下够我们吃好几顿了。”
他牵着我的手掌心中传来丝丝温热。
回家路上碰到一家快要打烊的面馆,正在收拾桌面的老板看向我们,立马招了招手。
“桂芝婶,正明叔你们快进来!”
店内空调温度刚刚好。
老板娘麻溜地招呼我们坐下,又从后厨端上来两碗热腾腾的牛肉面。
她用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您二位趁热吃!面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我搓了搓双手,有些不好意思。
老伴赶忙从荷包中掏出了一个破旧的小钱袋子。
老板娘见状连连后退,“诶诶诶,别这样,这是我请你们吃的!放心,邻里邻居的,有谁家不知道你二老是怎样的人!这顿饭就当作是提前庆祝你们度过难关了!”
我和她虽然是邻居,但日常只不过是点头之交的陌生人。
可就是这陌生人也比那些亲人朋友好。
她再三拒绝我们的钱,而我们也不再推脱,狼吞虎咽地吃起了面条。
不知道是面条太好吃,还是因为什么,我总感觉鼻子有些涩涩的。
摸着黑回家后,远在千里外工作的女儿方茴的电话打来了。
“妈,网上说的是怎么回事?你们二老没事吧?我现在就回来。”女儿的语气又急又担心。
我佯装轻松,“没事,我和你爸不就和平常一样,吃好喝好的!有什么好担心的?倒是你,这来回坐飞机那得多累啊!你得多注意注意自己的身子!”
经过一番搪塞后,女儿这才半信半疑地挂断了电话。
另一天早上起来,门外依旧人山人海。
甚至有几个人像泄愤般的挥起拳头,直直挥向我们的大门。
为首的李娟这次又喊道:“你们要是再不出来道歉,我就直接打电话给市场监管部门了!”
出事那天,我和老伴正在后厨忙活,李娟带着一群人乌乌泱泱地冲进了店里。
我和老伴急忙之下连店门都没有锁就跑回来家。
后厨这种地方,一天不打扫就会有老鼠蟑螂。
现在让市场监管部门来检查卫生,无异于致我们店铺于死地。
第三章
本以为李娟只是在威胁人,可没想到另一天市场监管部门的人居然真找上了门。
“我们今天一早去你们店铺例行检查了,你们看看吧。”面前一丝不苟的工作人员掏出手机点开相册又从笔记本中撕下一页纸递给我们。
食品安全和卫生都不合格。
我嗫嚅着嘴唇不知如何开口。
虽然让李娟钻了空子,可事实摆在这,我们只能接受。
工作人员紧皱着眉头长叹了一口气,“有点难办哦。”
我心里猛地咯噔一下,“您有话就直说吧。”
见状,他直接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个数字:20万。
我瞬间瞪大了双眼,20万是什么概念?
我和老伴经营这个爱心厨房20年都赚不到20万。
我们每年都还要贴一部分钱进去。
我拿着罚单的手使劲揉了揉眼睛,防止自己没有看错后面的零。
见状,工作人员也有些不忍,“部门的通知很快就会下来,我今天先告诉你们大概会罚这个数,你们好有准备。”
工作人员走后,老伴拿着那张罚单,嘴唇翕合不敢说话。
我闭上眼良久,始终不能回过神来。
我将周围的亲朋好友想了个遍,他们肯定不会帮我们。
而女儿正忙着打拼自己的事业,我绝对不会告诉她这件事。
可我却没想到,女儿在这时回来了。
还是带着满身的菜叶和臭鸡蛋狼狈地回来了。
我心中一惊,连忙用干净毛巾上前擦拭她衣服上的污渍。
“小茴,你怎么回来了?”
女儿带着哭腔说:“妈,要不是我这次回来看到门外的情形,你们还打算瞒我多久?”
这就是爱心厨房变黑心厨房,谁是谁非?暂无的章节介绍,想要看更多更精彩的小说,就上本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