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国家最高任务三个月让我成顶流小说在线看书免费阅读_国家最高任务三个月让我成顶流(苏晚晴林凡)好看的全本小说(苏晚晴林凡)

国家最高任务三个月让我成顶流! 》小说章节精彩阅读, 林凡苏晚晴 的书名叫国家最高任务,三个月让我成顶流!,是作家林凡编写的一本完结作品。本书作者文笔流畅,内容感情表达详细,行云流水,值得推荐。《国家最高任务,三个月让我成顶流!》小说精彩概述:一个念头,毫无征兆地劈开了他脑中的混沌。他猛地坐直了身体,眼睛里爆发出一种奇异的光。他不行。他的社交圈子,他的影响力,他的能力范围,决定了他永远只是个小池塘。

封面

《国家最高任务,三个月让我成顶流!》精彩章节试读

一个念头,毫无征兆地劈开了他脑中的混沌。

他猛地坐直了身体,眼睛里爆发出一种奇异的光。

他不行。

他的社交圈子,他的影响力,他的能力范围,决定了他永远只是个小池塘。

但如果,使用这个系统的,不是他林凡个人呢?

如果,站在系统背后,去引发情绪波动的,是一个国家呢?

一个拥有十四亿人口,拥有无与伦比的组织力和动员力,拥有无数种方法能让全世界为之情绪波动的强大国家呢?

让一个明星开一场全球演唱会。

让一部电影引爆世界票房。

甚至,公布一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接受全世界的震惊、嫉妒与赞叹。

那将会是怎样一种毁天破地的情绪值浪潮?

林凡的心脏,开始疯狂地跳动起来,全身的血液都仿佛在这一刻被点燃。

他之前的所有思路,都局限在“我该如何使用这个系统”上。

他错了。

大错特错。

这个系统从一开始,就不是为某一个“人”准备的。

它的胃口太大了,大到只有国家机器才能喂饱它。

想通了这一点,之前所有的迷茫都烟消云散。

一条清晰无比可行的道路,展现在他眼前。

“既然我用不了,”

林凡站起身,目光坚定得如同磐石。

“那就把它交给国家!”

第4章

这个疯狂的念头一旦长出,便如燎原之火,

是的,这才是唯一的正解。

他,林凡,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接口,一个幸运的U盘。而他脑子里装着的,是整个国家,乃至整个文明崛起的希望。

但是把系统交给国家,听起来就四个字,操作起来的难度不亚于徒手攀登珠峰。

他总不能直接拨通某个部门的电话,开口就说。

“喂,你好,我捡到一个系统,想上交,请问走什么流程?”

对面不把他当成新型电信诈骗,都算是业务水平过硬了。大概率会很贴心地帮他转接到本地的精神卫生中心。

所以,他需要一个“翻译”。

一个能听懂他“胡言乱语”,并且有能力将这些“胡言乱语”精准地传递到国家最高层的人。

一个既拥有绝对权威,又对他抱有百分之百信任的人。

林凡的脑海中,几乎是瞬间就浮现出了一张布满皱纹,却总是带着温和笑意的脸。

他的导师,国医圣手,中科院院士,王陈华。

那个把他从中都一个普通家庭带出来,倾囊相授,视如己出的老人。

主意已定,林凡反而彻底放松下来。他看了一眼窗外深沉的夜色,没有选择立刻行动。

这件事,急不得。

他需要休息,需要养足精神,以最清醒的状态,去迎接明天那场足以决定他,乃至更多人命运的谈话。

第二天上午,九点整。

王陈华院士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草和陈年书卷混合的香气,让人心神安宁。

八十岁高龄的张陈华正戴着老花镜,一丝不苟地审阅着一份最新的临床报告。

“笃笃笃。”

敲门声响起。

“进。”

王陈华头也没抬,声音沉稳。

林凡推门而入,顺手关上了厚重的木门。

“老师,是我。”

听到是林凡的声音,王陈华脸上立刻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他放下手中的报告,摘下老花镜,仔细地打量着自己最得意的弟子。

“你这小子,不是说最近在攻克一个新课题,怎么有空跑我这儿来了?”

“是遇到什么难题了?说出来,我给你参谋参谋。”

老人家的语气里满是慈爱与关怀。

林凡没有立刻回答,他拉开老师对面的椅子,坐了下来。

他的动作很沉稳,眼神也很平静,但张济年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

这孩子今天的气场,太沉了。

沉得不像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这是被顶号了吗?大变样啊,

“老师。”

林凡终于开口,他直视着王陈华的眼睛,目光里没有丝毫的闪躲。

“我没有遇到难题。”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说得异常清晰。

“相反,我好像解决了一个难题。”

王陈华笑了,端起手边的茶杯喝了一口。

“哦?说来听听,是哪个经络的传导模型被你验证了,还是又发现了什么新的药理反应?”

在他的认知里,林凡的难题,无非都局限在中医药研究的范畴之内。

然而,林凡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端着茶杯的手,僵在了半空中。

“都不是。”

林凡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用一种认真的语气,一字一句地说道。

“老师,我有一个想法。”

“我好像研究出了【常温超导体技术】。”

第5章

办公室里很静。

王陈华端着茶杯的手,纹丝不动,这孩子没发烧吧,

他看着林凡,看了足足有十秒。

眼神从最初的错愕,逐渐转变为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

像是在看一个发高烧说胡话的病人。

“咳。”

王陈华缓缓地,非常缓缓地,将茶杯放回了桌上。

“小凡啊。”

老人家的声音,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试探。

“你刚才说什么,超什么体?”

他怀疑自己年纪大了,耳朵出了问题。

“常温超导体。”

林凡重复了一遍,语气平静,眼神清澈,没有半分癫狂的迹象。

这下王陈华听清楚了。

他也确认了一件事。

耳朵没问题。

是自己这最得意的学生,脑子出问题了。

王陈华的内心瞬间闪过无数种可能性。

课题压力太大,走火入魔了?

不对,这小子心理素质好得很,泰山崩于前都能先算算石头落地的加速度。

失恋了?受刺激了?

有可能。年轻人嘛,感情问题最容易让人钻牛角尖。

想到这里,王陈华看着林凡的眼神,顿时充满了慈爱与怜悯。

多好的孩子啊,这是被哪个姑娘伤成这样了。

都开始研究物理了。

“小凡,”

王陈华清了清嗓子,用他毕生最温柔的语气,循循善诱地开口,

“我们是搞中医的。”

他特意加重了中医两个字的发音。

“超导体这个东西,它,它不是归我们管的,”

老人家尽力搜索着自己贫瘠的物理学知识。

“我知道你聪明,喜欢钻研,这是好事。但隔行如隔山,咱们不能这么跳跃嘛。要不,你先跟我说说,是感情上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说出来,老师给你分析分析。”

林凡看着自家老师那一脸你尽管说,我不会笑,我已经帮你联系好医院了的表情,心里一阵无奈。

他就知道会是这样。

这反应,太正常了。

正常到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

“老师,我没失恋。”

我只是被渣女甩了,这应该不算失恋吧,

“我也没疯。”

“好好好,没疯没疯,”

王陈华连连点头,像是在哄一个闹脾气的孩子,

“老师知道你没疯。你就是,思维太活跃了,对不对?”

老人家一边说,一边不动声色地伸手去摸桌上的电话。

他觉得,还是有必要跟林凡的父母通个气。

这孩子的精神状态,需要高度关注。

“老师。”

林凡看出了他的意图,哭笑不得地开口,打断了他的动作。

“我真的研究出来了。”

他的表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那种严肃,甚至让王陈华伸向电话的手指微微一顿。

“我没有证据,也没有实验品。我只有这个。”

林凡从随身带来的背包里,拿出了一张皱巴巴的A4纸,小心翼翼地摊开在张济年面前。

那是一张草稿纸。

上面用黑色的水笔,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符号和公式。

那些符号,王陈华一个也看不懂。它们像一群未知的字符,组合成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语言。

但他能看懂林凡的眼神。

那不是开玩笑,也不是精神错乱。

那是一种,孤注一掷的恳求。

“这是核心的理论公式,我昨晚推导出来的。”

林凡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

“老师,我知道这很荒唐。一个学中医的,跑来说自己搞定了常温超导。这话说出去,能被人笑掉大牙。”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我只相信您。”

他直视着王陈华的眼睛,一字一句,字字千钧。

“您不用相信我说的每一个字,您甚至可以现在就打电话叫人把我绑去检查。”

“我只有一个请求。”

“请您,无论如何,想办法把这张纸,转交给国内最顶尖的物理学家。”

“让他们看一眼,就一眼。”

“看完之后,是把它当成垃圾扔掉,还是当成一个笑话,都随他们。”

“拜托了。”

说完,林凡站起身,对着王陈华,深深地鞠了一躬。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王陈华看着桌上那张写满天书的草稿纸,又看看面前弯着腰、态度恳切的学生。

他活了八十年,见过无数大风大浪,可没有哪一次,比今天更让他感到荒谬与不知所措。

他想骂,也骂不出口。

最终,所有的情绪都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

他伸出那双手,拿起了那张薄薄的草稿纸。

第6章

两天后。

龙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所长办公室里,李卫国院士正端着一杯浓茶,眯着眼看一篇最新的《自然》期刊论文。

论文是关于拓扑绝缘体中量子霍尔效应的新发现,写得晦涩又精妙。

他看得正入神,桌上的红色电话机突然响了。

这电话很少响,一响,基本都是熟人或者有要事。

李卫国拿起听筒,声音洪亮。

“喂,哪位?”

“老李,我,王陈华。”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带疲惫的苍老声音。

李卫国一听,乐了,身子往后靠在宽大的椅背上。

“哟,老王,稀客啊。怎么想起给我这个搞物理的打电话了?是不是你那宝贝孙子又想考我们物理所,让你来提前走后门了?”

他和王陈华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一个在中医界泰山北斗,一个在物理学界一言九鼎,年轻时在一次跨学科的健康研讨会上认识,脾气相投,关系一直很好。

“去你的。”

王陈华笑骂了一句,听起来却没什么精神。

“我找你,是有个,嗯,有个事,想请你帮个小忙。”

他似乎在斟酌用词,显得有些犹豫。

李卫国感觉有点不对劲。

“怎么了这是?听你这语气,跟便秘了半个月似的。有话直说,咱俩谁跟谁。”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一声长长的叹息。

“唉,一言难尽。我就是想提前跟你说一声,我给你寄了个东西,一个包裹,应该明天就到了。”

“包裹?什么宝贝?你亲手炮制的十年陈丹?还是你从哪个古墓里淘来的医书?”

李卫国开着玩笑,试图让气氛轻松点。

“都不是。”

王陈华的声音更低了。

“是一张纸。”

“一张纸?”

李卫国愣住了。

“对,一张写满了东西的草稿纸。”

李卫国脑子里的问号更多了。

他觉得老朋友今天有点反常。

“老张,你没病吧,大老远给我寄一张草稿纸,上面写的啥啊,你新研究出来的药方?那我可看不懂,你得给我翻译翻译。”

“不是药方。”

王陈华顿了顿,仿佛下定了巨大的决心,用一种自暴自弃的语气说道。

“是关于常温超导的。”

电话这头,李卫国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他拿着听筒,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

“你说啥玩意儿?长筒袜子?”

“常温超导体!”

王陈华几乎是吼出来的,带着一股豁出去的悲愤。

空气安静了。

大概过了五秒钟。

“哈哈哈哈哈哈!”

电话里爆发出李卫国惊天动地的狂笑声,笑得他手里的茶杯都在抖,茶水都洒了出来。

“哎哟不行了,老王,你可真是……哈哈,你要笑死我,好继承我的科研经费吗?”

他一边笑一边擦眼泪。

“常温超导?你们中医现在业务范围这么广了,是不是看我们物理学家太闲了,过来帮我们解决一下世纪难题啊,”

这番嘲笑,王陈华像是早就料到了,他没有生气,只是无奈地听着。

等李卫国笑得差不多了,他才幽幽地开口。

“笑够了?”

“没……哈哈……没够,让我再笑会儿。”

李卫国又笑了半分钟,才勉强喘匀了气。

“行了行了,说正事。你这是唱的哪一出?老年人新型恶作剧?”

王陈华叹了口气,把林凡的事情简略地说了一遍。

当然,他说出了林凡的名字,是自己带的一个博士生。

“……就是这么个事。我那个学生,脑子聪明,就是有点……怎么说呢,太活跃了。最近估计是课题压力大,钻牛角尖了,非说自己把常温超导的理论给推出来了。”

“我劝也劝了,骂也骂了,没用。孩子就认死理,求我把这东西给你看看。”

“我这也是没办法,心疼学生。老李,你就当帮我个忙,等东西到了,你随便扫一眼,然后告诉我‘纯属胡扯’,我好拿着你的权威结论,去把那孩子敲醒。”

“这叫什么事儿啊。”

王陈华最后补了一句,满是心酸。

李卫国听完,总算明白了来龙去脉。

他收起了笑容,语气也变得正经了些。

“我明白了。压力太大,出现幻想了。这在科研圈不罕见,尤其是你们这种需要悟性的学科。”

他沉吟了一下。

“行,我知道了。东西到了我会看的。不过老王,你可得盯紧了你那学生,别真钻进死胡同里出不来了。有必要的话,看看心理医生。”

“我知道,我知道。”

王陈华含糊地应着。

“那就这么说定了。东西明天到,你记得查收。看完直接扔垃圾桶就行,别有心理负担。”

“放心吧,我处理这种‘学术垃圾’经验丰富得很。”

李卫国半开玩笑地说道。

挂了电话,李卫国摇了摇头,脸上还带着一丝没褪尽的笑意。

一个学中医的博士生,研究常温超导。

这真是他今年听过最好笑的笑话。

他拿起桌上的论文,却怎么也看不进去了。

脑子里全是中医和超导体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