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江南墨香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_百物语之古镜记免费全本言情小说_(百物语之古镜记)全文阅读

百物语之古镜记 的主角是 江南 墨香 ,这是一本悬疑脑洞风格的小说,是网络畅销大神佚名的作品,这本书语言朴实,文笔清新,百物语之古镜记的主要内容是:第1章江南的梅雨,总带着一股缠绵不散的黏稠感。雨水不是砸下来的,是漫过来的,濡湿了青石板路,也濡湿了傍晚的天光。国立江南大学古籍修复实验室里,只亮着一盏孤零零的无影灯,在漫无边际的昏暗里,切割出一方温润明亮的净土。光晕中心,陆拾遗戴着薄薄的棉质手套,呼吸放得极轻、极缓。

封面

《百物语之古镜记》精彩章节试读

第1章

江南的梅雨,总带着一股缠绵不散的黏稠感。雨水不是砸下来的,是漫过来的,濡湿了青石板路,也濡湿了傍晚的天光。国立江南大学古籍修复实验室里,只亮着一盏孤零零的无影灯,在漫无边际的昏暗里,切割出一方温润明亮的净土。

光晕中心,陆拾遗戴着薄薄的棉质手套,呼吸放得极轻、极缓。他右手指间拈着一根比发丝粗不了多少的特制镊子,镊子尖端,是一片不足小指甲盖大小、色泽暗黄的宋纸碎片。他的左臂用一种近乎僵硬的姿势悬空稳固着,为的是让捏着碎片的右手能有最稳定的落点。

他的全部精神,都凝聚在眼前这本残破的《河东文集》上。这是北宋刻本,流传近千年,虫蛀、脆化、水渍,岁月的伤痕几乎将它摧毁。此刻,他正在修复其中一页上一个关键的缺字。

周遭静得只剩下中央空调低沉的送风声,以及自己胸膛里平稳的心跳。空气里弥漫着古籍纸页特有的、混合着微霉、墨香和时间的复杂气味,这味道对他而言,如同家园般熟悉安心。

镊尖蘸取少许按古法调配的浆糊,精准地涂在碎片边缘,动作轻柔得像是在触碰情人的眼泪。他的目光在碎片与书页的缺口间快速移动,比对纸的纹理、帘纹的走向、以及残存笔画的断裂处。几个呼吸后,他手腕微沉,碎片无声无息地落下,与缺口完美契合,那个缺失的“道”字,终于重现了完整的一撇。

他放下镊子,轻轻用一小块衬着宣纸的鹅卵石在贴合处滚压,吸去多余水分,也让接缝更为牢固。直到这时,他才允许自己轻轻吁出一口憋了许久的气。白色的水汽在冷空气中一闪而逝。

这不是他修复过最难的物件,却是他学生时代的最后一项作业。明天,他就要正式毕业,离开这个待了七年的地方。

他摘下手套,露出修长但指节分明、带有细微伤痕和薄茧的手指。他习惯性地用指尖轻轻拂过刚刚修复的字迹,闭上眼睛。一种难以言喻的、如同溪水流过指尖的温润感触,顺着神经末梢悄然传递上来。这不是物理的触感,更像是一种……情绪的共鸣。他能“感觉”到这片纸上承载着某种沉静、恳切的东西,那是近千年前,那位不知名的刻书匠人,将心神倾注于刀锋时留下的微弱回响。

祖父曾说,他是天生的修复师,心静,手稳,最重要的是,对古物有“情”。陆拾遗一直不太明白这最后一个特质具体指什么,只是隐约觉得,自己似乎比旁人更容易“走进”这些沉默的物件里去。

桌上的手机不合时宜地震动起来,打破了实验室的静谧。屏幕上闪烁的名字是“周律师”。陆拾遗皱了皱眉,预感到这通电话的内容。

他按下接听键。

“陆同学,打扰了。”周律师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干练、冷静,“关于您祖父陆明远先生遗产继承的相关文件已经全部办理完毕。‘百物语’铺子的钥匙和产权证都在我这里,您看什么时候方便,我们办理一下交接?”

祖父的铺子,“百物语”。

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泛起一阵混杂着悲伤与怀念的涟漪。那个总是弥漫着茶香、墨香和旧木头气味的地方,那个堆满了各式各样“破烂”的、如同迷宫般的铺子,是他童年和寒暑假的大部分记忆。

“我……”陆拾遗顿了顿,窗外雨声潺潺,“我明天就过去。”

挂断电话,他有些怅然地环顾这间熟悉的实验室。他知道,人生的一个阶段已经彻底结束了。回到“百物语”,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继承,更像是一种无法推卸的、来自血脉的召唤。

他将修复好的《河东文集》仔细放入专用的恒温恒湿藏书柜,清理好工作台。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如同完成一场仪式。当他关上实验室的灯,锁好门,身后陷入一片黑暗与寂静。走廊幽深,只有他一个人的脚步声在回荡。

走出文学院大楼,清冷的寒气扑面而来。他没有打伞,任由细密的雨丝沾湿头发和外套。校园在雨夜里显得格外空旷,路灯的光晕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拉出长长的、扭曲的影子。

途经图书馆旁的古籍特藏部时,他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那是一栋仿古建筑,飞檐翘角,在夜色中沉默矗立。他忽然想起大三那年,参与一批新入库的战国楚简的保护性整理工作。当他的手隔着专用手套,触碰到其中一枚记载着祭祀内容的竹简时,一股强烈到几乎令他窒息的、混杂着恐惧、虔敬与灼热渴望的情绪洪流,猛地冲进他的脑海。那一瞬间,他仿佛听到了远古的祭歌,看到了摇曳的篝火与舞动的巫影。

那感觉来得快,去得也快,却让他冷汗涔涔,几乎站立不稳。导师墨教授当时正好在场,扶住了他,只当他是低血糖,叮嘱他注意休息。只有陆拾遗自己知道,那绝非幻觉。自那以后,他便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与年代特别久远、或者感觉特别“沉重”的文物进行直接皮肤接触。

这件事,他从未对任何人提起。

回到位于学校附近租住的小公寓,屋内还堆放着不少打包好的纸箱,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迁徙。洗去一身疲惫,陆拾遗裹着浴袍,给自己泡了一杯热茶。氤氲的热气暂时驱散了雨夜的湿寒。

他走到书桌前,打开一个上了锁的抽屉,从最里面取出一个扁平的木盒。打开盒盖,里面并非什么贵重物品,而是一本用毛笔字工整誊抄、并配有大量手绘插图的笔记册子。封面是牛皮纸的,没有任何字样,因为年代久远,边缘已经磨损泛毛。

这是祖父留给他的手稿,或者说,是“教材”。里面记录的,并非市面上流通的任何一种古董鉴定或修复知识,而是一些光怪陆离、近乎神话传说的东西。

笔记里提到一个概念——“物念”。

祖父写道:凡经人之手、承载强烈情感或重大事件的器物,尤其是那些与特定技艺、文化、信仰紧密相连的古物,其本身会成为一种“念”的载体。这“物念”经年累月,可能沉睡,也可能在某些条件下被激发,甚至……能反过来影响现实,干涉持有者的心神。笔记中列举了许多看似荒诞的案例:一面能让心怀嫉妒者看见自身丑恶的汉代铜镜,一张能让失眠者坠入永恒梦魇的唐代药方,一尊会自行移动位置的明代土地神像……

祖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物念化妖”。而他自称“物念修复师”,所做的,不仅仅是修复器物的物理损伤,更要平息、安抚或引导其中过于强大的“物念”,使之归于平静,不再为害。

陆拾遗一直将这些内容当作是祖父某种浪漫的、带有民俗学色彩的臆想,或者说,是一种隐喻性的哲学思考。他继承了祖父对古物的热爱与修复技艺,却始终无法真正理解这笔记中最核心、最玄奥的部分。

他摩挲着笔记上一幅描绘“物念”流动方式的示意图,线条古朴而神秘。难道,自己偶尔能从古物上感受到的那些奇异“共鸣”,就是所谓的“物念”吗?那枚战国竹简带来的冲击,也是因为其中封存着过于强烈的“物念”?

这个念头让他心头一跳,一种混合着困惑与隐约兴奋的情绪涌了上来。

夜色渐深,雨势稍歇。

陆拾遗合上笔记,准备就寝。就在他躺下,意识即将沉入睡眠的模糊边界时——

一阵极其细微的、如同金属轻轻震颤的嗡鸣声,毫无征兆地在他脑海中响起。

不,不是耳朵听到的。那声音仿佛是直接作用于他的神经,清越、幽远,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古老韵味。

紧接着,一个极其短暂的画面,如同电量不足的荧幕般,在他紧闭的眼前猛地闪烁了一下:那似乎是一个女子的背影,身着繁复华丽的唐式襦裙,头梳高髻,发间隐约可见一只衔枝鸾鸟形状的金簪。她立于一片朦胧的月色下,背影孤寂而哀伤。

与此同时,一声若有若无、饱含着无尽思念与幽怨的叹息,清晰地传入他的“意识”之中。

陆拾遗猛地睁开双眼,从床上坐起,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

卧室里一片漆黑,寂静无声,只有闹钟秒针走动的“滴答”声。刚才的一切,真实得令人心悸,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只是一场过于逼真的梦魇。

是最近太累,精神压力过大产生的幻觉吗?还是……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书桌上那个锁着祖父笔记的木盒。

百物语之古镜记完整章节完结全文阅读内容真是跌宕起伏,友友们关注起来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