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人间守长生 是一本东方仙侠小说,是佚名倾心所创,剧情主要随着 陆昭 林见鹿 发展,这本书气贯长虹,构思新颖, 陆昭林见鹿 主要讲述的是:第1章第一卷:《云隐闲人》云隐宗坐落在苍翠群山之间,晨钟暮鼓,云雾缭绕,飞檐翘角在云海中若隐若现,确有一派仙家气象。只是这气象之下,与寻常宗门一般无二,弟子们汲汲于修为晋升,奔波于宗门贡献,空气中弥漫着的,与其说是灵气,不如说是一种无形的紧迫。然而,在这份共通的紧迫之外,总有些许例外。

《我于人间守长生》精彩章节试读
第1章
第一卷:《云隐闲人》
云隐宗坐落在苍翠群山之间,晨钟暮鼓,云雾缭绕,飞檐翘角在云海中若隐若现,确有一派仙家气象。只是这气象之下,与寻常宗门一般无二,弟子们汲汲于修为晋升,奔波于宗门贡献,空气中弥漫着的,与其说是灵气,不如说是一种无形的紧迫。
然而,在这份共通的紧迫之外,总有些许例外。
杂役弟子居住的青竹峰脚下,有一处僻静小院。院中陈设简朴,却打理得井井有条,几畦菜蔬长势正好,一旁的老桃树下,摆着一张看似粗糙却打磨得极为光滑的竹制躺椅。
此时,躺椅上正仰卧着一人,身着最普通的杂役弟子灰衣,身形舒展,面容平和,似乎正沉眠于一场好梦。阳光透过枝叶缝隙,在他脸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点,他也只是无意识地抬手,用一本封面模糊、似是本宗入门心法的书册盖在脸上,翻个身,又继续睡了。
这便是陆昭。
新的一天,新的……无所事事。
有路过的执事弟子见此情景,不由摇头低语:“这陆昭,入门三年,修为据说还在炼气初期徘徊,整日不是侍弄他那几棵菜,便是这般酣睡,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言语顺着风,隐约飘来。躺椅上的陆昭似乎动了动,书册下滑,露出一双清亮沉静的眼眸。那眼中并无睡意,也无被非议的愠怒,只有一丝洞悉世情的淡然,以及些许被打扰清净的无奈。
他并未理会,只是抬手将书册重新盖好,彻底隔绝了外界的声音。
旁人只道他惫懒,却不知他并非不愿动,而是不愿再如前世那般,被无尽的风波与责任推着,身不由己地动。那一世,他站得太高,看得太透,最终只觉天地苍茫,大道独行,何其寂寥。今生,他只愿守这方寸之地,得片刻安闲。
“陆师兄!陆师兄!”
一阵清越焦急的呼唤由远及近,打破了小院的宁静。一个穿着外门弟子服饰的少女气喘吁吁地跑来,裙角沾了些草屑,脸颊因奔跑而泛红,正是林见鹿。
陆昭无奈,只得坐起身,书册滑落膝上。他看向少女,目光温和:“何事如此惊慌?”
林见鹿跑到他面前,抚着胸口顺了顺气,才急急道:“今日是外门小考抽签的日子,我……我抽到的对手是戒律堂王长老的侄孙,听说他已是炼气后期,我……我肯定打不过的。”她说着,眼圈微微泛红,满是沮丧,“若是败得太难看,怕是要被派去后山矿场做苦役了。”
她言语中的惧怕并非空穴来风。云隐宗规矩,外门弟子若连续三次小考垫底,便需承担最苦最累的宗门杂役,以作激励——或者说,惩罚。
陆昭看着她,想起前世那些围绕在自己身边,或敬畏或有所求的面孔,眼前少女这般纯粹的信任与依赖,让他冰封的心湖泛起一丝微澜。
“不过是一场小考罢了。”他声音平和,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胜负并非唯一标准,宗门考校,更重心性与机变。”
“可是……”林见鹿咬着唇,实力悬殊,机变又从何谈起?
陆昭起身,走入他那间简陋的茅屋,片刻后复出,手中多了一枚龙眼大小、色泽灰扑扑的丹药,递了过去。
“这枚‘凝神丹’,你且收好。比试前服下,或能助你静心凝神,更好地发挥所学。”
林见鹿接过丹药,触手温润,却感受不到丝毫灵气波动,看起来平平无奇。她虽心中疑惑,但对陆昭有着盲目的信任,仍是珍重地收好,用力点头:“多谢陆师兄!我……我定会努力!”
送走林见鹿,陆昭重新躺回椅中,目光掠过屋檐下挂着的一串风干草药,眼神悠远。那并非什么高深灵丹,不过是他以寻常草药,辅以一丝对天地灵气流转的微妙理解,随手炼制的小玩意。其效也并非增强修为,而是能让人在短时间内精神高度集中,感知变得更为敏锐而已。
于他而言,只是举手之劳。于那少女,或可解燃眉之急。
他闭上眼,神识却如无形的水波,悄然漫延开去,掠过青竹峰的郁郁葱葱,掠过演武场上弟子们呼喝的拳脚,掠过传功长老照本宣科的讲道……最终,停留在数里外一座孤峭的山崖之上。
那里,一名蓝衣少年正在练剑。
少年身姿挺拔,剑光如虹,每一式都带着一往无前的锐气与纯粹。他的剑心,澄澈得如同山间清泉,不染丝毫尘埃。即便隔着如此距离,陆昭也能感受到那股蓬勃向上、灼热如阳的生机。
沈清弦。
陆昭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这样的少年,本该拥有最光明坦荡的仙途,如星辰般冉冉升起。
想到他命途中那抹注定的劫灰,陆昭平静的心湖,终究是泛起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涟漪。那涟漪极轻,却带着千钧之重。
他轻叹一声,那叹息散在风里,了无痕迹。
“变数,已然种下。且看这天机,究竟会如何流转吧。”
他复又拿起那本书册,盖在脸上,将渐烈的日光与纷扰的思绪一并隔绝。
小院重归宁静,只余风吹叶响,鸟鸣啾啾。而云隐宗上空,流云舒卷,一如往常,仿佛什么都不会改变,又仿佛一切,都已悄然不同。
第2章
外门小考之日,主峰下的演武场人声鼎沸。
巨大的青石擂台坐落于广场中央,四周刻有加固与防护的符文,隐隐流转着光华。台下,众多外门弟子聚集于此,或紧张忐忑,或摩拳擦掌,或交头接耳,气氛热烈而肃杀。高台之上,几位负责考校的执事长老正襟危坐,目光如电,扫视着下方。
林见鹿站在人群中,手心沁出细密的汗珠,紧紧攥着陆昭给的那枚灰色丹药,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她的对手王莽已一跃而上,稳稳立于擂台之上,身形魁梧,比同龄人壮硕一圈,眼神倨傲地扫视过来,炼气后期的灵压隐隐散开,让只有炼气中期的林见鹿感到呼吸都有些凝滞。
“双方弟子,上台!”裁判长老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林见鹿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將所有的勇气都吸入肺中,不再犹豫,将丹药放入口中。丹药入口即化,并无甚滋味,只觉一股清凉之意并非落入腹中,而是直冲灵台。刹那间,奇妙的变化发生了——周遭的喧哗声、对手带来的压迫感、内心的惶恐不安,竟如潮水般退去。世界变得无比清晰,她能看清王莽周身灵气流转时那细微的、几乎不可见的凝滞点,能听清他呼吸间那短暂的不匀称节奏,甚至连阳光照射下,空气中微尘飘落的轨迹都了然于心。她的心,静得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幽泉。
比试开始,王莽大喝一声,声若洪钟,意图在气势上先声夺人。他双拳一握,土黄色的灵力涌动,拳风刚猛,带着破空之声,直取林见鹿中门。若是往常,林见鹿早已被这气势所慑,手忙脚乱。但此刻,她心静如水,脚下基础步法“流云步”自然而动,身形如被微风拂动的柳絮,又如林间警觉的小鹿,轻盈一转,不仅恰到好处地避开了凶猛的攻势,手中木剑剑尖顺势点出,正正刺向王莽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的手肘关节之处。
王莽只觉肘部一麻,拳势顿消,前冲的势头险些让他失去平衡。他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错愕的神情,台下也响起一阵低低的惊疑声。
“咦?林师妹这步法……”
“运气吧?王莽师兄大意了。”
接下来数招,王莽收敛了轻视,拳法愈发沉稳厚重,土系灵力凝聚,使得他双拳仿佛戴上了一双岩石拳套,威力更增。然而,林见鹿始终保持着那种奇异的冷静,她并未施展任何高深术法,用的皆是最基础的宗门剑诀与步法,却每每能在间不容发之际,寻到那一线生机,以最小巧的力道,最精准的角度,化解危机,偶尔反击,必是攻其灵力运转的节点或身形转换的薄弱之处。
王莽久攻不下,心浮气躁起来。他本就不是耐性十足之人,在这么多同门面前,被一个修为低于自己的女弟子以这种“滑不留手”的方式缠斗,只觉得面上无光。他怒吼一声,体内灵力狂涌,拳势骤然加快,如狂风暴雨般倾泻而下,试图以绝对的力量碾压。
但他越是急躁,招式间的破绽也就愈发明显。在林见鹿那双被丹药之力强化的感知中,他的动作仿佛被放慢,灵力流动的轨迹清晰可见。
就是现在!
林见鹿看准他一个全力直拳后,肋下露出的微小空档,体内灵力以前所未有的顺畅度灌注于木剑之上,剑身发出一声微弱的清鸣,如灵蛇出洞,又似乳燕投林,速度快得只留下一道残影,轻轻点在他的腋下肋间。
我于人间守长生&佚名小说整本书读下来没有什么拖沓的感觉,足以证明作者的文笔和恰到好处的剧情。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