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翰丹心 》完结章节阅读,《武翰丹心》已经编写完结,小说中涉及到的主要出场人物是 小柱 老师 。这本小说内容非常好,情节引人入胜,描写生动,大力推荐。小说内容精彩阅读:第1章拳锋藏道,丹火炼心。他从市井中走来,于公园一隅得遇真传。以勤为径,以诚叩门,武翰墨韵皆成道,在平凡人间,走出了一条非凡的宗师之路。第一卷《公园里的机缘》二零一零年秋,太原的清晨已有凉意。还不到六点,迎泽公园最大的一块空地上,闫小柱已经独自练了好一阵子。
《武翰丹心》精彩章节试读
第1章
拳锋藏道,丹火炼心。他从市井中走来,于公园一隅得遇真传。以勤为径,以诚叩门,武翰墨韵皆成道,在平凡人间,走出了一条非凡的宗师之路。
第一卷《公园里的机缘》
二零一零年秋,太原的清晨已有凉意。
还不到六点,迎泽公园最大的一块空地上,闫小柱已经独自练了好一阵子。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运动服,脚下是磨损严重的胶底鞋,正对着棵老槐树比划二十四式太极拳。
动作生涩,却格外认真。
“野马分鬃……白鹤亮翅……”他嘴里小声念叨着书上看来口诀,眉头紧锁。明明每个动作都做对了,可总觉得不对劲,像是空有个架子,里头没魂。
他在附近中学当临时代课的体育老师,高中毕业就出来干活,搬过砖、看过仓库,最后靠着一把子力气和还算不错的体育底子,才得了这份代课的活儿。教孩子们广播体操时,他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直到在旧书摊上翻到一本没封皮的太极拳谱,这一练就是大半年。
“腰为纛,手要棚……”他反复做着野马分鬃的转换,肩膀却不自觉地耸了起来,劲力卡在颈肩处,憋得难受。
“小伙子,劲儿憋在肩上了。”
一个温和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
闫小柱猛地回头,看见一位穿着半旧灰色夹克的老者,正站在三步外看着他。老者约莫六十多岁,身材清瘦,手里慢悠悠地盘着两个油光温润的核桃,眼神澄澈得像秋天的湖水。
“老师傅,您看我哪里不对?”闫小柱连忙收起架势,恭敬地问。他在公园里练了这些日子,知道这里藏龙卧虎。
老者没直接回答,反而打量了他一下,目光在他洗得发白的衣领和因长期干粗活而骨节粗大的手上停留片刻,问道:“在学校教体育?”
“嗯,代课,教孩子们。”闫小柱老实回答。
“喜欢这个?”老者指了指他刚才练拳的地方。
“喜欢!”闫小柱用力点头,眼神纯粹,“就是……就是觉得自己练得不对味,光有个样子。”
老者微微一笑,缓步上前。他没有摆任何架子,只是随意地拍了拍闫小柱的肩膀,又轻轻点了点他的腰胯。
“打拳,不是手脚的事。”老者的声音平和,却字字清晰,“是这里,”他点着腰胯,“和这里,”又轻触了一下闫小柱的眉心,“的事。力从地起,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你肩膀较着劲,力就断了,气也就憋住了。”
说着,老者随意地做了一个“揽雀尾”的棚势。动作看似轻柔缓慢,闫小柱却感觉一股柔和的、无法抗拒的力量拂过自己的手臂,让他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心中豁然一亮!
这种感觉,和他自己软绵绵的比划,以及公园里大多数人的“太极操”完全不同!这轻飘飘的动作里,藏着的是沉实浑厚的劲力。
“老师傅,您……您能教我吗?”闫小柱几乎是脱口而出,眼神里充满了不加掩饰的渴望和赤诚。他没什么钱,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只有这一颗真心。
老者,安在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他见过太多来公园练拳的人,有的为健身,有的图新鲜,有的甚至带着股好勇斗狠的戾气。但像眼前这孩子这般,眼神干净得像山泉,带着一股纯粹的求知欲和埋头苦干的韧劲的,不多。
“我姓安,叫安在田。”老者语气平和,“每天早上都来。你要是有心,就早点来,帮我占这块地方。”
“安老师!我叫闫小柱!”他激动地应道,像是怕这个机会从指缝里溜走,“我明天一定最早到!”
这时,一个穿着迷彩裤、身材精悍的年轻人小跑过来,对着安在田恭敬地喊了声:“安老师。”来人看了眼闫小柱,眼神锐利,带着审视,这是后来与他亦兄亦友亦对手的赵刚。
安在田对赵刚微微颔首,又看向闫小柱:“练拳先练心,心静气自顺。明天开始,先学站桩。”
从那天起,迎泽公园的清晨,总能看到一个最早来、最晚走,给安老师提着水壶、拿着衣服的年轻身影。他不多话,就是看,就是练,就是琢磨。安老师教得也随性,今天说点腰胯的道理,明天讲讲呼吸的配合。
闫小柱不知道,他这份异于常人的勤快、朴实和专注,正一点点敲开通往一个浩瀚世界的大门。他人生的轨迹,从这一刻起,悄然转向。一身蛮力,终于看到了化为圆融劲力的可能;一颗迷茫的心,也终于寻得了安放的方向。
第2章
次日凌晨四点半,闫小柱已经到了迎泽公园。
秋日的寒意像是浸了水的纱布,贴在脸上。他搓着手,在昨日那块空地上来回踱步,心里既兴奋又忐忑。安老师会不会只是随口一说?自己会不会来得太早,反倒显得莽撞?
正当他胡思乱想时,一个清瘦的身影准时出现在晨曦的微光里,依旧是那件灰色夹克,步伐安稳得不带起一丝尘埃。
“安老师!”闫小柱赶紧迎上去,声音带着点紧张的雀跃。
安在田看着他冻得有些发红的鼻尖,微微颔首:“来得正好。”
没有寒暄,安在田直接走到了空地中央,双脚不丁不八地站定,双臂在身前缓缓环抱,如同虚揽着一个无形的球体。整个人的气势瞬间沉静下来,仿佛与脚下的大地连成了一体。
“今天教你站桩,混元桩。”安在田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闫小柱耳中,“看好了,不是站着不动。头顶悬,似有绳提;下颌微收,舌尖轻抵上颚;含胸拔背,如靠非靠;松腰坐胯,似尿非尿;双膝微屈,有撑有裹……”
他一处处指点着身法要领,言语简洁,却直指关键。
闫小柱依样画瓢地摆开架势,只觉得浑身别扭。肩膀不自觉就耸了起来,腰胯僵硬得像块木头,不过三五分钟,大腿就开始酸颤,额角冒出了细汗。
“太僵。”安在田的声音传来,一只手轻轻按在他的肩膀上。
说来也怪,那手掌只是随意一按,一股温煦的力道透入,闫小柱只觉肩颈处绷紧的肌肉像是被化开了些许,不由自主地松弛了几分。
“用意不用力,”安在田道,“去找那个‘松沉’的劲儿,感觉脚底像树根一样扎进去。”
闫小柱闭着眼,努力去体会。酸、麻、胀、抖,各种滋味轮番上阵,时间变得格外漫长。就在他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小腹处忽然微微一热,仿佛有个小暖炉被点燃了,一股微弱的暖流自然地向下沉坠,让他发颤的双腿莫名稳住了几分。
“嗯?”安在田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化为淡淡的赞许,“丹田有点意思了。记住这个感觉,这是你自己的,不是我的。”
这时,赵刚也来了,看到正在站桩的闫小柱,他没说话,只是在一旁自顾自地打起一套刚猛暴烈的拳法,拳风呼啸,与闫小柱这边的静默形成了鲜明对比。
安在田看着两人,一个静如处子,一个动如脱兔,嘴角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二十分钟后,安在田才让闫小柱缓缓收势。
“桩功是根基,以后每天至少站半小时。”安在田说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个‘功’,一大半就在这桩里。”
“是,安老师!”闫小柱感觉双腿像是灌了铅,却浑身暖洋洋的,前所未有的舒畅。那种小腹沉实的感觉,虽然微弱,却如此真切。
离开公园时,天已大亮。闫小柱骑着那辆叮当响的旧自行车赶往学校,清晨的风吹在脸上,他却觉得体内有团火,驱散了深秋所有的寒意。
他知道,一扇全新的大门,已经在他面前,推开了一道缝隙。门后的世界,需要他用全部的勤勉和诚心,去一寸寸丈量。
第3章
站桩七日,闫小柱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功夫”。
大腿的酸胀如潮水般反复,肩颈的僵直似铁索缠绕。每个清晨都成了与自身惰性和身体极限的角力。但他从没想过放弃,那双因干粗活而生了薄茧的手,总是死死攥着那股不甘平庸的劲儿。
安在田多数时候只是静静看着,偶尔上前,或是一指轻点他微微后仰的腰椎,或是手掌轻抚他紧绷的肩胛。说来也怪,那看似随意的触碰,总像带着奇异的魔力,能精准地化开他体内淤堵的力,引导气息归于沉静。
这天,闫小柱刚收势,感觉双腿不再是自己的,却有一股微弱的暖流在腰腹间自行周转,疲惫中透着奇异的舒畅。
“感觉怎么样?”安在田问。
“酸……但肚子里好像有点暖,站完了身上轻快。”闫小柱老实回答,抹了把额头的汗。
完结小说武翰丹心&佚名全文阅读,全书语言流畅,自然洒脱,是一本不错的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