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如歌 是畅销小说家墨如歌的作品,它的主角是诸葛青林平清墨如歌,这本书艺术感染力强,结尾画龙点睛,墨如歌的内容简要是:五年来,这个偏僻的位置,独我一个爱来。约莫半个月前,突然来了这么个老头。一身锦绣衣袍,身后跟着的护卫,瞧着就不是普通人,我下意识就想提桶走人。却不想,被这老头一把按住。「跑什么,继续钓,老头我又不会吃人。」他自称姓黄,让我叫他黄爷爷。我客气了几句,战战兢兢地坐下来继续钓鱼。
《墨如歌》精彩章节试读
五年来,这个偏僻的位置,独我一个爱来。
约莫半个月前,突然来了这么个老头。
一身锦绣衣袍,身后跟着的护卫,瞧着就不是普通人,我下意识就想提桶走人。
却不想,被这老头一把按住。
「跑什么,继续钓,老头我又不会吃人。」
他自称姓黄,让我叫他黄爷爷。
我客气了几句,战战兢兢地坐下来继续钓鱼。
老头站在边上看得津津有味,我上鱼,他比我还兴奋。
那日,我忍痛分了他半桶。
次日,我以为他不会来了,毕竟他看着就不像我这种闲人。
可他不但来了,还带了鱼竿和鱼篓。
摸着胡子,笑得开怀。
「那鱼怪好吃的,我也来钓一些,补贴家用。」
我心底嗤笑。
那日行情不好,尽是些小翘嘴和小鲫鱼,肉少刺多,哪里能称得上好吃?
【那时的我尚且天真,不知这世间有的人,是不需要自己挑刺吐刺的。】
爱上钓鱼,有时只需看别人上一条鱼。
但钓过鱼的人都知道。
上鱼,是技术,也是玄学。
同一个位置,同一个窝,有的人就能够频频上鱼,有的人,呵呵……
黄老头就是后者。
头日,我装满一桶时,他一条没钓着。
急得满脑门子汗,待我提着桶走远,他气得把杆子都折了。
我会知道,那是因为当天下午,发现口袋里的墨锭掉了,一路寻回去,瞧见了那根被折断的杆子。
我以为这般惨败,他该不会再来了。
不想,他越挫越勇,次日又拿着一根崭新的鱼竿来了。
他不耻下问,问我的杆子,问我的饵料。
那双保养得油光水滑的手,竟然愿意和我一样搅拌腥臭的蚯蚓粉,捏团打窝,挂饵也越来越顺手。
但他的鱼情总是不好。
钓了半个月的零星小鱼。
本来也挺高兴的,直到后来我上了一条大头白鲢……
总之我们俩的友情挺折磨人的。
人这种东西很奇怪。
坐在一起久了,总会产生一些奇特的感情。
且对陌生人更容易讲出心里话。
「小友,你上次说要报仇,准备得怎么样了?」
我摇摇头。
「尚且没头绪,我本想偷摸着直接弄死,可近来却发现可能一直搞错了仇人。」
他却看着我叹息了一声。
「聊了几日,我觉着你才华不差,可有考虑科举?当手里有了权力,想查许多事都方便了。」
我摇摇头。
「那条路,不适合我,我怕一不小心闯出弥天大祸,祸及家人。」
黄老头嘲讽地嗤笑。
「出息……」
后又状似无意地叹息了一声。
「南方水祸,百姓流离失所,朝廷本该大力赈灾。奈何国库空虚,朝廷赈灾无力。你可有解法?」
我翻了个白眼。
「这种国事天下事,自有朝廷中的高官去解决,我们俩一个老一个小,议论这种事儿,不是杞人忧天吗?」
他也翻了个白眼。
「天底下就那么点事,咱们聊聊又怎么了,你总自诩聪明,其实就一爱吹牛皮的憨货。」
我恼了。
「没见你这么埋汰人的,不就是一个水灾嘛!我记得以前朝廷就建立常平仓、义仓储备粮食,灾后开仓放粮。可惜蛀虫太多,储备粮怕早被贪墨一空。既然如此,不如推行移民就食,鼓励富户捐粮,同意商户以粮买九品闲职,同时减免灾区赋税,减轻百姓负担。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让对的人去做,否则赈灾就是空话。」
黄老头气笑了。
「卖官给商户,亏你想得出来。如此一来,粮食的问题虽得到解决,但这批满肚草包的九品芝麻官,该怎么处理?抹了说卸磨杀驴,留着恐捅出天大的娄子。」
我无语。
「还需要怎么处理?不过是些虚职,买官按年限,一年多少钱粮,在位救灾救民造桥铺路,防水治老涝等等实事上立大功者可花银子晋升,白纸黑字加契约。朝廷便有了源源不断的钱粮,还不用给俸禄。」
老头嘴角一抽。
「空手套白狼啊?你这小子心咋这么黑?」
我嗤笑。
「朝廷不卖官,却有的是人卖。钱都到了贪官口袋里,国库却空空如也。
墨如歌 墨如歌诸葛青林平清 的内容分享,了解更多完本小说,就上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