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嫌我铜臭 , 我反手挣个封号 书中的两位主角是暂无,由网络大神佚名编写而成,这本书妙语连珠,妙笔生花,暂无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我被商贾之家收养,当了十八年假小子,终于被尚书亲爹接回了京城。家宴上,我爹看着我一身布衣,叹了口气:“女儿家,这些年在外面抛头露面,辛苦了。以后就在府里好生休养,学学女红刺绣。”我笑了:“爹,女红刺绣可填不饱肚子。您是户部尚书,掌管天下钱粮,能不能把今年漕运的官引给我一张?我保证,年底给您分三成红利。
《全家嫌我铜臭,我反手挣个封号》精彩章节试读
第一章
我被商贾之家收养,当了十八年假小子,终于被尚书亲爹接回了京城。
家宴上,我爹看着我一身布衣,叹了口气:“女儿家,这些年在外面抛头露面,辛苦了。以后就在府里好生休养,学学女红刺绣。”
我笑了:“爹,女红刺绣可填不饱肚子。您是户部尚书,掌管天下钱粮,能不能把今年漕运的官引给我一张?我保证,年底给您分三成红利。”
我那被当成继承人培养的兄长当场失态,拍案而起:“你、你一个姑娘家,满口铜臭,成何体统!”
……
我爹娘听完我的话,脸色顿时沉了下去,皱起的眉头能夹死苍蝇。
我爹一甩袖子,怒斥我被商贾之家养得一身铜臭,丢尽了尚书府的脸面。
我娘更是捂着心口,指责我毫无大家闺秀的气度,简直是野丫头一个。
他们异口同声,要求我跟着庶妹沈月儿好好学学规矩。
我这才记起京中传言,这位庶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艳绝京城的头号才女。
沈月儿莲步轻移,走到我跟前,柔柔地行了一礼。
“姐姐刚回来,莫要心急。往后妹妹一定尽心尽力,倾囊相授。”
她嘴上说得谦恭,那双水灵的眼睛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第二天,所谓的“教导”就开始了。
沈月儿带我进了她的书房,指着一堆杂乱无章的账本。
“姐姐,这是府中几个铺面半年的流水,你先学着整理一下吧,也好熟悉府里的产业。”
她说完,便端着茶盏,坐到一旁,好整以暇地看着我。
这哪里是教导,分明是刁难。
这些账目混乱不堪,故意做坏的烂账夹杂其中,正常人没个十天半月根本理不清头绪。
我拿起算盘,手指翻飞,清脆的算珠撞击声在安静的书房里回响。
不过一个时辰,我就将所有账目分门别类,整理得清清楚楚。
我还顺手揪出了三笔被人侵吞的款项,涉及金额高达五百两。
我把整理好的新账本和那三笔烂账的凭据推到她面前。
“喏,算完了。这三百两是张管事拿去给他新纳的小妾买金钗了,还有这两百两,是厨房王大妈的儿子上个月赌钱输的窟窿。账都做不平,你们这府里的管事是猪脑子吗?还是说,你这位才女,连这点小九九都看不出来?”
沈月儿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她没想到我这么快就处理完了,更没想到我连府里的龌龊都翻了出来。
她拿起账本,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半天说不出话。
下午,她带我去了绣房,拿出一件只绣了一半的屏风。
“姐姐,这是我为祖母寿辰准备的贺礼,双面绣《百鸟朝凤图》,只是近来我身体不适,恐误了祖母寿辰。姐姐女红想必也是极好的,不如帮妹妹分担一些?”
我看着那密密麻麻的针脚,头皮发麻。
我从小跟着养父跑商,哪有时间碰这些东西。
“我不会。有这功夫,我都能谈成两笔生意了,直接买个金寿桃给祖母,不比这费眼睛的东西强?”
沈月儿立刻露出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转身就跑去了母亲的院子。
很快,我就被我娘叫去训话。
“你妹妹好心教你,你这是什么态度!连女红都不会,将来怎么嫁人!”
我娘气得浑身发抖。
我哥沈廷舟也站在一旁,对我怒目而视。
“沈清舟,你别不识好歹!月儿一番心意,你却如此不领情!”
我看着他们,只觉得好笑。
“等会儿,你们俩是没长耳朵还是没长脑子?她什么时候教我了?账本是让我算,绣活也是让我干,她自己翘着个腿喝茶,这叫教我?这是把我当免费长工使唤呢。怎么着,找我回来就是为了给家里省个丫鬟钱?”
我娘被我堵得哑口无言。
我哥沈廷舟则涨红了脸,强辩道:“你一个做姐姐的,帮妹妹做点事不是应该的吗?”
“应该的?尚书府家规里写了吗?那敢问兄长,我的货还在码头压着呢,你去帮我清点?城南的铺子还差个伙计,你去帮我顶上?别光说不练啊,显得你特别能耐似的。”
“我……”沈廷舟彻底卡壳。
我懒得再跟他们废话。
“行了行了,你们要是觉得沈月儿是块宝,就自己捧着吧,别来烦我,我忙着挣钱呢,没空陪你们玩这些把戏。”
说完,我转身就走,留下他们在原地大眼瞪小眼。
第二章
为了让我尽快融入京城的名媛圈子,我娘强押着我,去参加安国公府举办的诗会。
沈月儿今日穿了一身藕荷色的流仙裙,云鬓高挽,珠翠环绕,一出场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而我,依旧是一身方便行动的素色布衣,与这满园的绫罗绸缎格格不入。
席间,一位才子即兴赋诗一首,引来满堂喝彩。
沈月儿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她端着酒杯,笑意盈盈地走到我身边。
“姐姐,你在外十八年,见多识广,想必定有不凡见解。不如你也来评一评这首诗,让妹妹们开开眼界?”
瞬间,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在我身上。
不少人眼里都带着看好戏的促狭。
我看着沈月儿那张虚情假意的脸,心里冷笑。
这是算准了我大字不识几个,想让我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
我还没开口,一个清朗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沈二小姐何必强人所难。”
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月白锦袍的年轻公子正朝我们走来。
他面容俊朗,气质清冷,正是与我尚书府有婚约的吏部尚书之子,裴景云。
他本该是我的未婚夫,我失踪后,这门亲事便落到了沈月儿头上。
沈月儿看到裴景云,脸上飞起一抹红霞,语气愈发娇柔。
“景云哥哥误会了,我只是想带着姐姐尽快融入大家。”
裴景云不置可否,目光落在我身上,带着几分探究。
我站起身,大大方方地拿起那首诗作。
“评诗我不会,不过,谈谈生意倒是可以。”
“这位公子通篇都在写风花雪月,愁绪满怀。我给你算算啊……”
“你写这首诗,耗时约莫一刻钟。所用笔墨纸砚,上等货色,成本约二钱银子。但此诗除了能博得几声喝彩,换不来一文钱的收益。纯属亏本买卖。”
“再看你的遣词造:‘寂寞梧桐’、‘锁清秋’,过于悲观消极,不利于品牌形象的建立。若我是你,定要写‘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啸’,这才能吸引到投资人,也就是我们说的贵人赏识。”
满座哗然。
沈月儿的脸都绿了。
我不理会他们,继续说道,“总结,此项目商业价值为零,建议立即叫停,及时止损。”
我说完,整个园子静得落针可闻。
那作诗的才子,脸涨成了猪肝色。
沈月儿更是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我骂道:“你……你简直是庸俗不堪!竟用铜臭玷污如此风雅之事!”
我摊了摊手。
“风雅?风雅是能换来一船米,还是一仓布?”
“你们这群人,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在这儿哼哼唧唧。你们知道城外多少人吃不上饭吗?”
“你们知道边关的将士连件厚衣服都没有吗?”
“我这人就俗,我就认银子。银子能让饿肚子的人吃上饭,能让守边关的兄弟穿上袄。这不比你们这虚头巴脑的‘风雅’实在多了?”
裴景云突然笑出了声,他走上前从我手中拿过那张诗稿。
“沈大小姐所言,甚是有理。”
他转向众人,朗声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各位在此高谈阔论,不如多想想,如何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他的话,让在场许多人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沈月儿没想到裴景云会帮我说话,一张俏脸气得通红,跺了跺脚,转身跑了。
裴景云走到我面前,对我举了举杯。
“沈小姐的特立独行,我很欣赏。”
我挑了挑眉:“别介,裴公子,咱俩不熟。你欣赏我,我也不能给你打折。”
他也不恼,只道:“婚约尚未解除,你我便不是毫无关系。况且,我对会挣钱的姑娘,向来很有兴趣。”
我看着他眼里的笑意,突然觉得,这个家伙似乎没那么讨厌。
第三章
诗会之后,我在京城“一举成名”。
路人皆知尚书府刚寻回来的嫡女是个满身铜臭、不通文墨的草包。
我爹娘觉得颜面尽失,一连几天都没给我好脸色。
沈月儿趁机在我娘面前挑拨离间,说我败坏了沈家门楣,连累了她的名声。
我懒得理会这些风言风语,一门心思扑在我的生意上。
我托养父的关系,联系上了江南最大的丝绸商,准备做一批绸缎运到京城来卖。
全家嫌我铜臭,我反手挣个封号小说免费阅读已完结,看优质小说,就上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