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是沈向晚梁知青的小说名叫《 一别两宽 , 此情向晚 》,是作者梁知青倾力创作的一部现代言情小说,很受书粉喜爱。“但远洲哥不同,他只争取了这一次机会,已无后路……你总不能让他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吧。
《一别两宽,此情向晚》精彩章节试读
“但远洲哥不同,他只争取了这一次机会,已无后路……你总不能让他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吧。”
我气得四肢百骸都在颤抖,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我犹豫,是因为我放不下家里的责任!但凡有机会,谁不想第一时间回到父母身边?”
“还有你,沈向晚!”
“那天,你信誓旦旦地拉着我一同填写了参军的报名表,为何今日你的名字却出现在回城表上?你把我当成什么了?”
2背叛真相
沈向晚的眉心拧成了一个疙瘩,眼神彻底飘向了别处。
“我并非有意欺瞒……那天,你不是亲眼看着我们一同签下的名字吗?”
“只是后来,这事不知如何被我父母知晓了……他们坚决不同意我一个女孩子去部队吃苦,连夜托人撤回了我的申请……”
她的话在这里戛然而止,那句最关键的“却没有告诉你”被她生生咽了回去。
周遭的空气死一般沉寂。
许久,沈向晚放软了声音:
“阿宽,远洲哥的身体不好,不像你在乡下锻炼得这般壮实,他是拉小提琴的,那双手金贵得很,哪能蹉跎在田间地头一辈子。你就不能体谅他一次吗?”
我难以置信地抬起头,死死地盯着她。
体谅他。
又是这三个字。
过去两年,自从梁远洲这个大院子弟的到来,我和沈向晚之间的一切都变了味。
她挂在嘴边最多的话,就是要我体谅他,迁就他。
“阿宽,远洲哥刚来,不会用锄头,你帮帮他。”
“阿宽,夜里山风大,远洲哥的手嫩,割不了草,你帮他割吧。”
“阿宽,远洲哥在读一本外文书,只是想借你的煤油灯多看一会儿,你何必动气?”
……
我始终无法理解。
梁远洲身边从不缺阿谀奉承之辈,我每次从晒谷场经过,都能感受到他那群伙伴投来的挑衅目光;
他家世显赫,可以轻易请到假回城探亲,根本不必像我们一样苦熬;
可每当我提及这些,沈向晚总认为是我心胸狭窄。
她的态度,从最初的随意劝解,到后来的认真说教,最终演变成了对我的失望。
“阿宽,你太自私了,我不只是你的,我是我自己。”
日复一日,我甚至开始自我怀疑,是否自己真的太过敏感多疑了。
沈向晚作为知青点的负责人,或许只是出于责任感,去帮助一个不适应环境的同志。
可如今,连我回家与亲人团聚的唯一指望,都要为了一个荒谬的理由,拱手“让”给他。
何其荒唐。
难道我的家庭,我的责任,我五年的等待,就如此微不足道吗?
彻底的失望淹没了我。
我不再看她一眼,也不愿再多说一个字。
我转过身,离开了这个让我窒息的公社大院。
一路上,压抑许久的酸楚冲上眼眶,却怎么也流不出来。
与沈向晚相识十年,我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为了别人,将我推入深渊。
还是在这样决定我一生道路的重大抉择上。
同宿舍好朋友的孟知青喊住了我:“你家向晚怎么和那个姓梁的成返城代表了?”
我脑子“嗡”的一声,还没来得及细问。
他又接着说:“我刚从宣传栏那边过来,红榜上贴着他们俩的大合照,旁边一堆人围着说他们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呢!”
“他们两个靠在一起的时候都快搂上了,胸前挂着大红花。知道的是知青代表,不知道的以为他俩结婚呢。”
原来。
那个多余的人,一直是我。
3心碎抉择
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疼得无法呼吸。
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夜的情景。
沈向晚突然找到我,央求我陪她一起报名参军。
她说她向往光荣,积极进步,不参军是她一辈子的遗憾,她希望这条路上有我同行。
当时我内心充满了挣扎,几度开口拒绝。
回城,是我五年来唯一的执念。
不参军也是我一辈子的遗憾,可是我家中情况特殊,早日回京,才能最大程度地分担家庭的重担。
但那天的沈向晚似乎异常坚决,我不点头,她就一直拉着我的手不放。
在她的灼灼目光和反复恳求下。
一别两宽,此情向晚&梁知青完结小说,此小说风格搞笑,构思大胆,表达很细腻,推荐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