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渊赵云最新更新章节_三国:开局选择辅佐曹操上位小说目录

[三国:开局选择辅佐曹操上位]最新章节免费阅读_[童渊赵云]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三国:开局选择辅佐曹操上位

已完结 免费

穿越汉末,成为枪神童渊的首徒,赵云的大师兄。熟知历史的他,在诸侯会盟前毅然出山。面对袁绍、韩馥的招揽,他一一拒绝。这一次,他要亲自选择明主,搅动天下风云!

"闲来携三妻四妾,五儿六女,邀七八挚友同游名山大川,赏遍天下胜景......"

"这般快意人生,岂不美哉?"

"呵呵!"

"说不定千百年后,世人传颂我师兄弟四人共投曹公的佳话,亦未可知!"

张任闻言朗声应和:"师兄所言佳话,可是'四虎下山,共辅明主'?"

话音未落,张绣已接道:"当是'四枪定乾坤,同门安社稷'!"

赵云望着谈笑风生的师兄们,嘴角泛起笑意。

"大师兄无意逐鹿天下,倒是好事。"

"如此我们师兄弟便不必拘于君臣之礼。"

......

山道旁的古树后。

童渊悄然伫立,遥望 们的身影。

"这群混小子,真当能瞒过为师?"

"这些年你们暗中所为,老夫岂会不知!"

老人笑骂一声,转身离去。

临行前仰首望天,轻声呢喃:

"曹孟德,既得我童渊 相佐......"

"望你莫负众望......"

"定要......终结这乱世!"

公孙慕忽有所感,回首望向林间。

见空无一人,不禁蹙眉。

"莫非是错觉?"

确认无人后,他转向赵云:"子龙可要回赵家村?"

"将投曹之事告知令兄赵风,还有小妹赵雨?"

赵云尚有兄长赵风与妹妹赵雨在世。

赵家村距此不过两个时辰路程。

公孙慕特意为小师弟赵云留出了回村与亲人道别的时间。

他没有过问张任和张绣的打算。

张任的故乡远在西川。

张绣唯一的亲人叔父张济,此刻正随董卓驻守雒阳。

让他们此时回乡通知家人,显然不切实际。

公孙慕同样没有多余的时间耽搁。

否则!

张任和张绣返乡一趟耗费的时日,足以让曹操启程前往酸枣会盟。

在酸枣会盟时投靠曹操!

与随曹操逃归陈留、招兵买马之际投效曹操!

在公孙慕看来,两者意义天差地别!!!

若于酸枣会盟时加入曹营。

最多算锦上添花。

倘若在曹操陈留募兵时前去效力……

那便是雪中送炭。

比起谯郡、陈留本地的于禁、许褚、李典等人。

他公孙慕若从冀州远道而来。

千里投奔曹操。

必能令曹操更加感动、倚重、信任!!!

场中,面对大师兄公孙慕的提议……

赵云虽心中动摇,却仍坚定回绝。

“大师兄,此事不必了!”

“小雨那丫头的性子,您最清楚,若知晓我等师兄弟即将下山出仕,定会大闹一场!”

“缠着要您与两位师兄带她同行!”

“我等是去投奔明主,岂能带着个姑娘家!”

提及妹妹赵雨,赵云眼中满是宠溺与无奈。

“所以……”

只听赵云继续道:“我离山之事,还是交由师父转告兄长和小雨吧!”

“反正!”

“师父平日不是最爱让小雨端茶捶背、揉肩捏腿吗!”

听闻小师弟说师父童渊最疼爱赵雨……

公孙慕、张任、张绣三人神色微妙。

小师弟,你确定喜欢那古灵精怪丫头的,是师父而非师娘?

他们这些师兄可不止一次目睹赵雨揪扯师父的胡须,几乎快拔光了。

以致师父每见赵雨来找公孙慕等人。

不是借故离去,便是拎起鱼竿躲去溪边垂钓。

怎一个惨字了得!

童渊的妻子颜氏对赵雨格外疼爱,把童渊拿捏得服服帖帖。

一代枪神童渊,竟时常被这小丫头治得无可奈何。

见赵云推辞,公孙慕不再勉强。

“既如此!”

“今日我们师兄弟四人便一同启程,共赴明主!”

说罢,公孙慕轻夹踏雪乌骓,行至八百黑甲精骑阵前。

目光扫过这群誓死追随的将士,见众人神色坚毅,他微微颔首。

“八百黑甲骑听令!”

“执枪!”

“披甲!”

“策马!”

“随我——”

“进军陈留!”

军令一出,八百铁骑齐声响应:“诺!谨遵将军号令!”

后方,张任、张绣、赵云目睹这肃穆场景,再望向如统帅般威严的大师兄,三人不约而同以拳抵心,沉声应和:

“诺!”

“诺!”

“诺!”

若说公孙慕生来便是三军之帅,他们师兄弟三人便甘为麾下将星。

愿奉其号令,率千军万马,以帅旗为引,生死相随,征战四方!

十月中旬,兖州陈留郡城人声鼎沸。

洛阳刺杀董卓的豪杰曹操携天子讨贼诏书返回陈留。

与曹操交情深厚的陈留太守张邈慷慨解囊,资助钱粮助其招募兵马讨伐董卓。

接连大事震动全城!

今日尤为特殊——

刺董英雄曹操正式竖起招兵大旗,广邀天下豪杰共诛 。

为此,张邈不仅腾出郡守府作为聚义之所,更下令大开四方城门,迎接各地前来投奔的义士。

若有豪杰率乡勇来投,守城士卒不得阻拦!

郡守府内,曹操高坐主位,张邈陪坐侧席。

此刻的曹操——

英姿勃发!

名扬四海!

当世豪杰!

张邈甘居次席,既因故交情谊,更因曹操声望如日中天。

这位太守不得不承认:

如今曹操的威名,已非一郡之守所能企及。

更令张邈惊叹的是——

自曹操刺董消息传开,各地豪杰闻讯而来,欲随其共举义旗。

何为时势造英雄?

眼前便是!

见曹操得此大势,张邈作为挚友,自然鼎力相助。

正思索间,堂外传来洪亮通报:

"卫国乐进,字文谦!"

"率二百乡勇特来投效曹公,共诛 !"

张邈抬眼望去——

只见一名身材精悍的汉子昂然而立,目光如电。

其身后乡勇皆面露敬服之色。

张邈暗自颔首:

此人身量虽短,却能让部众心服,必是骁勇善战之辈!

"好!"

"乐壮士请入席!"

“乐进率乡勇来投,我曹操深感欣慰!”

曹操起身相迎,亲自为乐进安排座位。

他举止谦和,全无世家子弟的骄矜之气。即便乐进仅带二百乡勇,曹操依然以礼相待。这番诚意令乐进暗自庆幸:此番投奔明主,果然不负所望。

刚安顿好乐进,郡府外又传来洪亮之声:

“巨鹿李典,携五百乡勇特来效命曹公!愿随曹公出生入死,万死不辞!”

张邈抬眼望去,见一雄壮汉子阔步而来。此人虽体魄魁梧似武夫,眉宇间却透着文士风雅,言谈举止更显不凡。张邈不禁暗赞:“真乃大将之材!”

曹操正要相迎,门外又响起清朗通报:

“泰山于禁,率三百乡勇投效曹公!甘为曹公赴汤蹈火!”

较之李典,于禁更显儒将风范。最令张邈惊异的是,于禁所带乡勇队列严整,虽无甲胄在身,其肃杀之气竟不逊正规汉军。若非亲眼所见,几令人疑为卸甲精兵。

童渊赵云最新更新章节_三国:开局选择辅佐曹操上位小说目录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

于禁确实拥有非凡的统军与练兵才能。

(求鲜花求评价!)

主角总要压轴出场,这些都是必要的铺垫。

古语有云:

千军易得,良将难求。

然而——

比起稀有的良将,能够锻造千军的"大将"更为珍贵!

这种善于练兵的将领,历来深受君主青睐。

当然——

比练兵大将更稀有的将才并非不存在。

只是这等人物,已不能简单称为将领。

在张邈眼中——

当以"帅"相称。

统领三军者,方可称"帅"!

练兵之将尚可偶遇。

而三军统帅这般人物——

根本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

张邈不认为今日会有天生帅才来投奔曹操。

若真如此——

三军统帅岂不是太过廉价?

想当年,汉高祖也不过遇到一位淮阴侯罢了。

张邈暗自思忖。

与其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

不如把握眼前这位"练兵"之将。

思虑间,张邈余光扫向挚友曹操。

果然不出所料——

只见曹操正目光灼灼地盯着于禁。

显然——

这位好友也看出了此人的价值。

不过表面上,曹操虽看重于禁,却未冷落先来投奔的巨鹿人李典。

他大步上前,对二人拱手道:

"得二位豪杰相助,实乃天助我也,大业可期!"

"请二位随我入席!"

说罢,曹操一手拉住李典,一手握住于禁手腕,引二人入座。

来到早已备好的席位前——

巨鹿人李典先行入座。

轮到"可练千军"的于禁时,曹操不着痕迹地瞥了眼主位右侧的首席——

那里至今虚位以待。

曹操特意在厅堂右首留了一个席位,那是他为天下英杰之首预备的尊位。

冠绝群雄者,方称魁首。

此刻端坐在于禁身旁的曹洪、曹仁交换了一个眼神。连曹操自己都不得不承认,今日前来投奔的豪杰中,恐怕再无人能胜过这位泰山豪杰。可不知为何,他竟鬼使神差地将于禁安排在宗族将领之侧——这个仅次于曹氏亲族的座位,已然彰显了足够的器重。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几边缘,曹操忽然听见胸腔里传来奇异的震颤。

就像当年在洛阳太学初见蔡邕藏书时那般,某种近乎预知的直觉正在血脉中奔涌。他忽然庆幸自己留下了那个空置的席位——若真等到那位命定的英杰现身时,难道要让人屈居末座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