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器后的李志舆微微颔首。
到底是上戏的得意门生,公孙策那份傲气与担忧拿捏得恰到好处。
胡明开的食指在剧本上叩出细密节拍。
任权的表演确实工整,可就像景德镇的官窑青瓷,美则美矣,总少了点魂儿。
实际上,对戏的时候,任权还是有点心虚的,因为他准备不足。
任权此时还在创业阶段,再加上近期又多开了几家分店,自然精力没那么集中。
他本来对公孙策这个角色兴趣就不是很大,但死党李彬彬说这部剧是正剧,对他以后的演艺事业发展有帮助。
于是二人才请老师过来作保帮忙。
于是,从决定试镜这个角色到今天,拢共也才几天时间。
只不过,他毕竟也是科班出身,一轮几场下来,倒也演的不错,周结演完觉得还凑合,跟他点点头。
见戏搭子貌似认可,任权心中大定。
他觉得,哪怕自己演的不那么出彩。
有老师在,也不至于局面太难看。
相比对面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孟超,他也觉得自己赢面很大。
“卡!下一位。“
胡明开没给太多时间。
孟超对着镜子将玉冠扶正,镜中人眉目如画,举手投足间尽是世家公子的矜贵。
有别于任权之前的表现,孟超深知同质化严重时试镜大忌的原则。
根据自己对公孙策的理解,回忆前世经典剧情,他决定演了一段当年被网友们戏称“公孙策表白包青天”的剧情。
刚才他在更衣室换装时,正巧听见外面有人嚼舌根:“听说那个香江来的家伙,连艺校都没读过......“
前世上戏旁听时偷师的仪态课,此刻倒派上了用场。
孟超直接站到周结对面,语气郑重:
“我最讨厌婆婆妈妈的,不过,我有一句话要说......”
慷慨陈词的时候,炙热的目光配合着克制的举止。
公孙策就是为酬知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士为知己者死!”
一句话犹如平地一声惊雷,剧本里并没有这句话,孟超却引经据典,让公孙策这个形象立体化!
胡明开看向孟超的目光中更多了几分欣赏。
剧本再改多少遍,只有在拍的时候才能发现问题。
一个成熟的演员,是会有自己的思维,能够临场发挥,更加突出人物弧光。
这是他遇到很多圈内大咖,像葛尤、陈导明等人都经历过得。
想到这里,他心里的天平不自觉地又朝着孟超的方向倾斜,手捏着下巴,嘴角带着笑意。
都是专业的师傅,李志舆怎么看不出来二人的差距。
摘下眼镜擦了又擦,李志舆暗自叹息。
假如今天他是评委。
那么,任权的表演是工笔细描。
反观孟超,却是泼墨山水,看似狂放,笔笔皆在筋骨。
高下立判!
想到这里,为了防止这趟走空,他连忙开口:
“咦,今天这两个孩子演的都不错嘛,胡导,你别看着我,你想怎么选就怎么选,千万不要在意我。”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真想公平公正,可在场谁心里不跟明镜似得,这分明就是施压。
你大老远把人送来,现在叫人别在意你,谁信呐?
按理说,之前胡明开已经定了孟超过来试镜公孙策,此时应该有所表态。
可此时,他却拿着摄像机逐帧观看,就好像里面突然出现了惊天藏宝图一般。
实际上心里已经骂开了。
这都什么事啊,要么就不来,一来就搞得这么纠结。
得,两边都是老熟人,得罪哪个都不行。
眼下,得必须找个办法.......
一向擅长和稀泥的胡明开,无意中瞥了一眼场上,发现周结时,他灵机一动:
“周结,你是主演,未来公孙策跟你有很多戏份,你觉得他们两个,哪个你更喜欢?”
这就等于是把烫手山芋丢给了周结。
周结闻言微微一怔,目光在孟超与任权之间缓缓流转。
他抬手抹了把脸上的油彩,指尖蹭过下颌的胡茬,忽然轻笑一声:“胡导,把锅甩给我这个包公,以后我的脸可更黑了。”
话虽如此,周结也只是调侃了一下,但并没有推辞。
他为了拍这部剧,可是付出极高代价的,他可不想找个“拖油瓶”。
“先说这位,是叫任权吧。”
周结自顾自的指了指任权,“你这版公孙策,像书院里咬文嚼字的书生,落笔能写万言策论,却少了点江湖气。”
他模仿任权刚才跪坐的姿势,手腕虚握作执笔状,“你看,这滴墨该是情急时抖落的,可你眼里只有忐忑,没透出豁出去的狠劲。”
任权耳尖发烫,喉结动了动却没出声。
孟超心中略微惊讶,早年间他就听说过周结这个人的性格非常耿直。
向来敢说敢做,太过直爽,也得罪了不少导演,还因为拍摄《少包》被陈导明封杀。
之后林某如诬陷“伸舌”更是成为他退圈的导火索,甚是可惜。
此时,场务搬来两张木椅,胡明开索性拉着李志舆也坐到另一边。
反正包袱甩出去了,他倒要看看周结怎么说。
这两个演技都不错,只要周结选好公孙策的人选,另一个去演崔明冲,横竖他不亏。
周结点评完任权,见对方没反驳自己,转过头开始问孟超:
“你那句‘士为知己者死’喊得妙,可我问你——”
他突然伸手扣住孟超的手腕,指尖沉了几分:
“若包青天此刻要你去闯龙潭虎穴,你是先整冠束带,还是抄起腰间佩剑就走?”
孟超瞳孔微缩,忽然反手握住周结的手腕,二人手腕轻晃,“既为知己,生死何惧?”
他指尖掠过周结腰间的剑柄,“若真到了那一步,在下这双手既能研墨,也能握刀。”
周结猛地松手,后退半步抚掌大笑:“好个既能研墨也能握刀!”
他转头看向胡明开,黝黑的脸上笑意更深,“胡导,你当年选我演包拯时说过什么?‘要找个眼里有火的’,如今这两人——”
他指了指任权,又指了指孟超,“一个眼里有墨,一个眼里有火,可公孙策若只有墨,如何衬得起包拯这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