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姓林,香港华声电子公司的。"青年递来名片,"来考察投资环境。小姐贵姓?"
"苏。"她简短回答,接过烫金名片:林志强,总经理。头衔明显有水分,但确实是港商无疑。
林志强似乎对她很感兴趣:"苏小姐的粤语很标准,在哪里学的?"
"广播。"苏晚秋含糊其辞,随即转移话题,"林先生对特区建设有兴趣?"
两人交谈几句,林志强对苏晚秋关于市场趋势的见解颇为惊讶。分别时,他意味深长地说:"苏小姐不像普通渔家女。有机会再聊。"
目送港商离开,苏晚秋手心全是汗。她没想到这么快就遇到香港商人,更没想到自己未来的知识会引起对方注意。这既是机遇,也是风险。
返程时天色突变,乌云压顶。李桂芝催促加快脚步,两人刚走到半路,大雨倾盆而下。她们躲进路边一个废弃的工棚,发现里面已经有个老人——正是市场里见过的老裁缝陈伯。
老人状况不妙,脸色惨白地靠在墙边,呼吸急促。苏晚秋摸了摸他额头,滚烫。
"妈,他发高烧!"
李桂芝犹豫道:"别多管闲事,万一..."
苏晚秋已经脱下外套盖在老人身上,又从布包里找出半壶凉开水。她记得路边有野生薄荷,冒雨采来捣碎,敷在老人额头。
半小时后,老人醒了,颤巍巍地道谢。雨停时,他执意要送谢礼——包袱里几件旧衣服。
"都是客人不要的改衣服,料子还行..."老人咳嗽着说。
回到家已是傍晚。苏大海见她们空手而归,正要发火,苏晚秋赶紧解释:"鱼都卖完了,这是陈伯送的衣服。"
"老陈头?"苏大海脸色稍霁,"他手艺不错,改改能穿。"
晚饭后,苏晚秋在油灯下检查那包旧衣服。大多是过时的中山装,但最底下有个小布包——打开一看,她差点叫出声:一盘磁带!标签上手写着《邓丽君金曲》。
"姐,你看啥呢?"弟弟苏朝阳探头进来。
苏晚秋急中生智:"作业本!"她把磁带藏到身后,却见弟弟眼睛发亮。
"是磁带吗?"苏朝阳压低声音,"我们班王小军他哥从广州带回来一盘,全班轮流借听,可难抢了!"
苏晚秋心头一震:"你们听什么歌?"
"《甜蜜蜜》!可好听了,就是磁带都快磨坏了。"朝阳一脸向往,"姐,你要是有门路..."
这一刻,苏晚秋豁然开朗。秘典的提示、黄美玲的需求、林志强的出现、这意外获得的磁带...一切都在指向同一个方向——港台流行音乐磁带生意!
她摸出枕头下的笔记本,惊讶地发现"磁带销售"那页下方浮现出新的字迹:"市场需求旺盛...注意隐蔽销售...差异化经营..."
窗外,最后一缕夕阳沉入海平面。苏晚秋握紧磁带,仿佛握住了改变命运的钥匙。明天,她要去县城找录音设备。这个家,这个时代,都将因她而改变。